21课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3 15:47:10 阅读 1024

四年级语文课前3分钟展示。

题西林壁时代背景。

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东坡志林》第7条载:“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首诗是苏轼的精心力构,也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悟彻人生的妙谛。两诗写作,一先一后,时间相隔34年,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

然而对读比较两诗,总觉字里行间似有同出一辙的蛛丝马迹。

21望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 二两段。2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优美语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积累诗句的兴趣。3 创设研究专题 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 明白 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道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教...

第21课风筝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疏通字词,读准文中生字的字音。2 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领悟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3 感悟亲情 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 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步骤 一 引入课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 风筝 说起风筝,同...

5语21课第一课时

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第21课。21.我的老师 第一课时目标导学展示训练单。学习目标 1 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生字新词 会读 会写 注音 组词 造句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 顺序 一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 自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2 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认识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