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的。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 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2. 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
师: 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
投影:生: 阅读教材,自主**,完成**空白内容。
师: 投影**,巡视检查指导学生自学情况,并板书课题及**内容。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
生:分组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各呈什么时针方向转动。
师生总结,获取正确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
通过演示,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小时吗?
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推进新课。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师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因为是以恒星作为参照,地球从e1到e2的时间间隔就是“恒星日”,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它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图2图3 师:若以图3中的太阳作参照点,则太阳日的长度应为e1到e3的时间间隔(显示太阳日时间的长)。
师:指图分析,在图2中可看出,地球在e2处时,p点还未两次对着太阳,即以太阳作参照时,地球自转还不到一周360°。
从e1到e3,相对太阳来说,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角度是多少?
生:自转了一周多。
师:观察得很仔细。(点击鼠标显示连线和“太阳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师:地球自转的速度主要有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读图提出**性问题:
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有何特点?赤道上的地点自转的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如何证明呢?从地球自转线速度考虑,发射卫星是在海口好呢,还是在太原好?为什么?
生: 观察“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小组合作**以上问题,由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生1: 地球自转一周为360°,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故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360°/24小时=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长度除以24小时。
生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均相等,都是15°/小时。
生3: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励性评价并讲述:
关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几倍问题,我们可用画图分析的方法寻找答案。
师画板图如下图,r为地球半径,r为60°n地球自转的半径。
生到讲台,在黑板上证明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是60°n上的2倍。如下:
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v=2πr÷24小时
60°n上的自转线速度
v=2πr÷24小时 r=rcos60°=1/2r
v=2v 师: (承转)我们已经**了地球自转的规律。而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绕日公转。那么地球公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 请同学们观察动画“地球的公转图”,这是从地球的北极上空观测到的公转情况。
投影: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讨论回答:
问题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旋转。
师: 问题2: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太阳是否位于这个轨道的中心位置?太阳的位置在那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否变化呢?
生: 椭圆轨道图。
师: (简单介绍椭圆的基本特征:长轴,短轴,椭圆中心,焦点)
生: 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有了近日点和远日点之分。
师: 展示**
问题3: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如果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生: 是变化的。近日点最快,过后越来越慢,到远日点最慢,然后又逐渐加快。
师: 问题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
生: 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
巩固训练)
生: 填表,完成自转、公转基本特点**。
画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投影逐步显示)
课堂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知识,学习时可采用列表对比法,加以理解掌握。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1.3地球的运动 3课时 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第1课时。教授新课 板书 1.3地球的运动板书 一地...
第一课时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的运动 一 运动形式。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1 观察式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 北京天文馆中的傅科摆 景观图,傅科摆是如何证明地球自转运动的。2 提问式导入 为什么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是东升西落?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春 夏 秋 冬四季变化?为什么冬天昼短夜长,夏天昼长夜短?地...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师 那让我们一起来 地球自转的规律。板书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 地球自转的特点。1 自转概念 教师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师 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生 地轴。师 很好。演示flash课件并解释 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恩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但是老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