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0 07:45:06 阅读 8988

授课日期: 2012 年 9 月 25 日星期二第 3 节课。

课型: 新授课。

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以帮助学生认识原子的结构。

3.通过原子结构的发现的历史,使学生初步认识原子的构成,培养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态度。

4.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中各微粒的数量关系;

3.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1.将教材中的图、表复印放大;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运用多**进行教学,把抽象的微观的原子结构变得生动形象,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理解了原子的构成。

二、学生通过**和**来认识原子的结构,建立起微粒观,在学生活动中,不断用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表达、合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中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式学习为主,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第1课时 班级 组别 姓名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 学习原子结构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在科学 过程中,要有勇于质疑的精神 2 掌握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学习重点 原子的构成。学习难点 粒子散射实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3 p44回答下列问...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学科化学年级。编制时间。九年级9.15 课题。原子的构成1 主备。王芹。把关。序号11学生姓名得分。学法指导。流程具体内容。学习1 原子的内部结构。目标2 表示原子质量的方法 相对原子质量。学习重点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回顾 1.分子2.原子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自主学习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

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第二单元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导学案编制 苏静潘荣刚 2014.9 第1课时。班级姓名组长等级。学习目标 1 记住原子的结构。2 知道核电荷数 质子数 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3 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原子的结构难点 原子的结构。学习过程 活动一 ppt并阅读配套练习册p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