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

发布 2020-02-23 09:08:28 阅读 9500

(1)正方形边长为a(cm),它的面积s(cm2)是多少?

2)矩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如果将其长与宽都增加x厘米,则面积增加y平方厘米,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

请观察上面列出的两个式子,它们是不是函数?为什么?如果是函数,请你结合学习一次函数概念的经验,给它下个定义.

实践与探索]

例1. m取哪些值时,函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

分析若函数是二次函数,须满足的条件是:.

解若函数是二次函数,则。

解得且.因此,当,且时,函数是二次函数.

回顾与反思形如的函数只有在的条件下才是二次函数.

探索若函数是以x为自变量的一次函数,则m取哪些值?

例2.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1)写出正方体的表面积s(cm2)与正方体棱长a(cm)之间的函数关系;

2)写出圆的面积y(cm2)与它的周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3)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求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

4)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求菱形的面积s(cm2)与一对角线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 (1)由题意,得 ,其中s是a的二次函数;

2)由题意,得 ,其中y是x的二次函数;

3)由题意,得 (x≥0且是正整数),其中y是x的一次函数;

4)由题意,得 ,其中s是x的二次函数.

例3.正方形铁片边长为15cm,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用余下的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

1)求盒子的表面积s(cm2)与小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3cm时,求盒子的表面积.

解 (1);

(2)当x=3cm时,(cm2).

当堂课内练习]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2.当k为何值时,函数为二次函数?

3.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周长为x(cm).

1)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判断y是否为x的二次函数.

本课课外作业]

a组。1. 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 已知二次函数,当x=3时,y= -5,当x= -5时,求y的值.

3. 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为27,底面半径为x,求圆柱的体积y与x的函数关系式.若圆柱的底面半径x为3,求此时的y.

4. 用一根长为40 cm的铁丝围成一个半径为r的扇形,求扇形的面积y与它的半径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请写出半径r的取值范围.

b组。5.对于任意实数m,下列函数一定是二次函数的是。

a. b. c. d.

6.下列函数关系中,可以看作二次函数()模型的是 (

a. 在一定的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b. 我国人口年自然增长率为1%,这样我国人口总数随年份的变化关系。

c. 竖直向上发射的信号弹,从发射到落回地面,信号弹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

d. 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本课学习体会]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

2.选教材提出的问题,直接引入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

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教材问题。

师生同步完成。

观察:教材22页,学生小组交流。

归纳:先由学生完成,然后师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同期声。2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求待定系数的范围。

3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来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本节课学了如下内容:

1.经历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了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

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数学方法: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

反思:在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时,和抛物线中的二次项系数的正负有无关系?

拓展:教案。

.课后作业p231.3.5

26.1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本课知识重点]

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mm及创新思维]

我们已经知道,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是。

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1)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前,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实践与探索]

例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解列表。分别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是抛物线,如图26.2.1.

共同点:都以y轴为对称轴,顶点都在坐标原点.

不同点:的图象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

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上升;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下降.

回顾与反思在列表、描点时,要注意合理灵活地取值以及图形的对称性,因为图象是抛物线,因此,要用平滑曲线按自变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连接.

例2.已知是二次函数,且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

2)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解 (1)由题意,得, 解得k=2.

(2)二次函数为,则顶点坐标为(0,0),对称轴为y轴.

例3.已知正方形周长为ccm,面积为s cm2.

1)求s和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2)根据图象,求出s=1 cm2时,正方形的周长;

3)根据图象,求出c取何值时,s≥4 cm2.

分析此题是二次函数实际应用问题,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画图象时,自变量c的取值应在取值范围内.

解 (1)由题意,得.

列表:描点、连线,图象如图26.2.2.

2)根据图象得s=1 cm2时,正方形的周长是4cm.

3)根据图象得,当c≥8cm时,s≥4 cm2.

回顾与反思

1)此图象原点处为空心点.

2)横轴、纵轴字母应为题中的字母c、s,不要习惯地写成x、y.

3)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图象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当堂课内练习]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分别写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1)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2)函数的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3.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x,请将此三角形的面积s表示成x的函数,并画出图象的草图.

本课课外作业]

a组。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2.填空:1)抛物线,当x= 时,y有最值,是 .

2)当m=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 ,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中,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求k的值; (2)作出函数的图象(草图).

4.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3),求当y=9时,x的值.

b组。5.底面是边长为x的正方形,高为0.5cm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cm3.(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求出y=8 cm3时底面边长x的值;(4)根据图象,求出x取何值时,y≥4.5 cm3.

6.二次函数与直线交于点p(1,b).

九年级数学数学

智康vip诊断测试题。九年级数学。姓名所在学校联系 1 已知,为正数,若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那么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b 有两个异号的实数根。c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d 不一定有实数根。2 如图,王华同学晚上由路灯下的处走到处时,测得影子的长为米,他继续往前走米到达处时,测...

九年级数学练习 九

九年级数学练习 九 2014 11 22 srz 一 选择题 共10小题 1 已知关于的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时,方程无解b 当时,方程有一个实数解。c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d 当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2 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b c d 不能确定 3.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

九年级数学培训 九

1 如图,已知 abc中,d是ab的中点,dc ac,且tana 则sin bcd 2 如图,两条宽度都是1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且它们的夹角为,则它们重叠部分 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3 小明沿着坡度为1 2的山坡向上走了1000 m,则他升高了米。4 如图,小明发现在教学楼走廊上有一拖把以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