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整理精校版

发布 2024-03-02 23:15:07 阅读 4518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必修教案。

祭十二郎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祭文。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写的凄恻动人,感人肺腑。

由此可确定教学的重点: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那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并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和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方式;二是指导学生结合朗读,体会本文边泣边诉的语言特点及文言语助词“邪”“也”“乎”“矣”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学法指导: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讨论,具体是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细节描绘片断,文章的强烈抒情的句段反复诵读,体会从家常琐事娓娓道来中的铭心刻骨的骨肉至情,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自己宦海浮沉的凄楚感慨。

教学建议。1.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篇幅又比较长,所以课前宜安排学生作好预习,以便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提些具体要求。

(1)至少朗读课文两遍。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摘出课文中有关“死”的词语,体会用词的感**彩。

2.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教学中宜主要采用诵读法。除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外,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

赏析方法。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

一是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妆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人情人理。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

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

3.选取生活细节如实叙写,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人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有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解决办法。1.加强预习,反复诵读,斟酌文字,加深理解。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至少朗读两遍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第一课时,仍以诵读、翻译为主,在教师的点拨帮助下,读懂文字。

3.第二课时,反复诵读、揣摩,把握文章情感脉络、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

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篇幅又比较长,课前宜安排学生作好预习,以便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要求:

1.至少朗读课文两遍。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3.摘出课文中有关“死”的词语,体会用词的感**彩。

一、谈话导入,由文体释文体。

人生在世总会经历种种的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散,生离也许就意味着死别。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和亲朋好友,然而,有时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不会因为我们的珍视和眷恋而停留。虽然“死者常已矣”,但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和感伤。

人生之不幸,往往会成就文学之大幸,这是文学史上最残酷的事实。

我们以前学过了《出师表》《陈情表》,都是极优秀的的古典散文。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韩愈《祭十二郎文》与李密《陈情表》一样十分感人,催人泪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字字含泪,句句动情的抒情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板书课题)

本篇是怎样抒写的?是因了什么而成为“千年绝调”?

二、、作品简介

1、走近。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

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

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2、文学主张。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他的议**很少引经据典地说教,而是以形象化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写得很有说服力,《师说》是典型一例;记叙文也十分生动,写人、记事状物都很感人。《祭十二郎文》是一篇祭文,叙述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抒发悲伤情感,悼念侄儿,写得情真意挚、凄楚动人,很有特色,后人评价很高。

3、写作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

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

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4.文体简析。

祭文――也称“悼词”,通常是祭奠死者,抒发悼念哀痛之情的一种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祭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公式化――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

作为祭文,因为其内容和形式都容易公式化,所以为后人传诵的不多。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却不拘格式,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为后人传诵。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的,故其开头、结尾都有一个表示祭享的格式。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被后人认为是“千古绝调”,欧阳修的《祭尹师鲁文》、袁枚的《祭妹文》也很有名。

上高中之后,我们已学过两篇祭悼文章了,即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这两篇文章都是从理性的角度对逝者的一生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而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的《祭十二郎文》却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

而本文不为发表,是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完全从感性的角度,用边泣边诉的方式,抒发了韩愈对侄儿老成之死的至悲至痛的感情。

三、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并正音。(注意在文中倾注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设计意图: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教学中宜主要采用诵读法。)

教师范读,或放朗读磁带。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一是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

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及长(zhǎng)

不省(xǐng)所怙(hù) 兄殁(mò)南方。

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徐州。

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

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

尚飨(xiǎng)

2、检查预习,请学生分析与十二郎的关系。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实际如同兄弟,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

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回忆。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的早逝,兄嫂的抚养,从前同十二郎一起生活的种种情景都一齐涌上心头;自己的衰病,子孙辈的幼小,这是眼前必须正视的现实。

所有这一切,汇成一股感情的激流,悲感万端,百思萦集,情不能已,因而写成此文。

3.进行语言方面的讲析点拨。

(以边读原文,边对课文词语进行圈点标记和难字的点拨、诠释为主,此处的语词归纳,是为了帮助执教者把握语言教学的重点,而并非按这样的顺序来讲授知识)

整理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1 数与代数。第一课时 数的认识 一 复习内容 整数 小数 分数 百分数的含义等 p7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第1 5题 复习目标 1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 小数 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2 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 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的熟练的读 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数...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论语 十二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 掌握孔子和 论语 的文学常识。2 主要用加字法和换字法疏通文意。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情景朗读 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小组合作,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激发热爱...

整理与练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整理与练习 1 主备教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66的整理与练习t1 7。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2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3 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 已知一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