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主备人:教材分析: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规律,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了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感知“长”、“短”、“高”、“矮”、“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初步理解比较的结果具有相对性。
教学关键:让学生联系实际比一比,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多少、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比多少。课本第6至8页;练习一第1至4题。教学分析:
同样多”、“多”、“少”儿童一般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认识,但是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往往是凭直觉,或者用数一数的办法来比较多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活动,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验比较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兔和小猪头像等卡片、小花;学生准备装有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小棒等物体的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创境引入: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件出示课本第6至7页小猪和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图画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
2、指名讲故事,学生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在一个美丽的春天,小河边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准备在块空地上盖房子。它们的好朋友小猪听说小兔子要盖房子,就连忙。
跑来帮忙。小兔子还准备了水果准备招待它们的好朋友呢!看!小兔和小猪它们搬砖的搬砖,扛木头的扛木头,干的可热闹啦!小鱼儿听到这热闹的声音,也把头伸出水面,为它们加油。
3、引入主题,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仔细观察课本第6至7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导学案设计:
1)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让学生充分说)(2)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看看,图中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3)交流:图中还有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能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吗?
2、尝试自学:
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学生汇报,指名充分说:
图上有小兔、小猪、木头、砖、房子,还有……凳子和木头同样多;苹果和小猪同样多;胡萝卜比苹果多,苹果比胡萝卜少……
4、重点讲解,难点辩析:
请出4位小朋友展示他们的文具盒。师:大家看他们的文具盒漂亮吗?生:漂亮!
师:现在咱们来看看前面有几个小朋友?有几个文具盒?学生说,教师简要把小朋友和文具盒画下来。
师:小朋友和文具盒都是4个,都是一般多,我们还可以怎样说?
师生一起说:小朋友和文具盒同样多。(板书:同样多,生齐读三遍。)
师: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上有没有哪两种器官的数量是一样的?
6、指名自由说一说。
师:你认为今天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的表现最好?师:我们把这些小朋友请上来,老师要奖励他们。教师奖励三个小朋友小花。
师:只要你们上课也好好表现,老师也会奖励你们的!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前面有几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几朵花?
指名回答。(3个小朋友,4朵小花)
师:现在我们来比一比,小朋友和小花还是同样多吗?我们把小花和小朋友比,是什么情况?
谁想说一说?生:小花多,小朋友少。
(板书:多、少)5、知识建模,总结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两种事物放到一起比较,当两种物体的数量一样多时,我们就说,这两种事物同样多,当两种相比,数量不一样多,那么多些的那种,我们就说它多,数量少些的那种,我们就说它少。(板书课题:
比多少。)
三、展示反馈:
1、同桌合作摆学具,边摆边说。(1)一人先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2)同桌合作,一人摆的多,一人摆的少。2、拍手互动游戏:
1)老师拍4下,学生和老师拍的同样多。(2)男生拍5下,女生比男生少拍2下。(3)女生拍3下,男生比女生多拍2下。3、课堂作业,当堂检测:
课本11至12页练习一第1至4题。
板书设计:比多少。
图)(图)同样多多。
少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比长短、比高矮。课本第9至10页内容,练习一第5至9题。
教学分析: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学习起来应该不会陌生。长短、高矮都属于比物体长度的问题。
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置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高矮。因此教材把它们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长短”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的概念,二是比长短的方法。第10页教学“高矮”。主题图是一个比身高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物体之间有高有矮,学会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比较长短、高矮的过程,学会比较的方法,建立比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体验比较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师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杯大小相同的开水。
教学过程:一、创境引入:
1、师:学校每天下午都要上大课间,哪些同学带了跳绳?能把你的跳绳拿给大家看看吗?
2、教师有意拿出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说说它们呢?你是怎么知道这两根绳子有长有短的呢?(板书:长短)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自学过程:导学案设计:
1)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同桌之间比一比,看一看,说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表达:(同桌互相说)
2)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3)同桌两人站起来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2、尝试自学:
学生借助导学案开展自学活动,教师参与辅导。3、交流收获,梳理盲点(学生交流自学成果):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比一比,指名自由说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我发现了两只小手一样长。
4、重点讲解,难点辩析:
1)我们比较物体的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比如,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两只铅笔的长短等,我们都要把一端对齐,再根据另一端来比较。
2)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谁高,谁矮?
师再往旁边一站,这时问同学,现在又是谁高,谁矮呢?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学生随意回答)
5、教师小结: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三、展示反馈:1、喝水游戏:(1)比较谁喝的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杯白开水,我要请两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2)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3)同桌相互说说: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为什么?(4)师小结:你能从剩下的水中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2、学生表演:比高矮。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不公平”。
教师质疑:为什么不公平?让学生明白: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3、动手摆一摆:用学具看谁摆的高?
4、用手摸黑板,看谁摸的高?为什么?5、课堂作业,当堂检测:课本12页练习一第5至7题。板书设计:
比长短比高矮。
一支长铅笔长老师:高一支短铅笔短学生:矮。
第三课时(补充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教学分析:
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境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让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学生。
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花。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2、设疑: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花?(因为老师比小朋友高。)还可以怎么说?
3、回忆梳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比一比,想一想我们都比了些什么?(生说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比一比谁最聪明,谁最会学习!
二、先学后教: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训练。
题目见“人民教育出版设”一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页题目,以幻灯片形式出现。
三、展示反馈:
教师读题,学生试做,然后请做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方法。
板书设计: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无论是三字经所讲的道理还是儿歌 课文中蕴涵的道理相信学生都能读懂,但要落实到实处,不把孝敬父母,作为口号,而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更重要的是不要把本单元的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而是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上出语文味。识字2 用三字经的形式告...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1 a o e 课前准备。1.多 课件 拼音卡片 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录音机 情境设计图。教师 2.拼音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录音 请听录音 小朋友,你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来到学校读书学习,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你们...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新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识了字,又使学生懂得尊敬长辈 孝敬父母等道理。接着的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本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使学生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通过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