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六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2 00:37:28 阅读 4302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迅、蕴、霎”等9个字,会写“贺、顾、迅”等14个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等词语。读懂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表演、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学习词语中感受爱。

教学过程:一. 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 模拟课文情节。

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2. 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

二. 初读课文。

1. 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读通课文。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课文,正音。

2. 学习本课生字。(略)

3. 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四.理解课文内容。

1. 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 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a. 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b. 体会、感悟。

c. 指导朗读。

一) 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 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 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

默了?3. 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a. 小声读一读。

b. 你又有什么体会?

c. 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d. 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 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沉默,旧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

珍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

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

的。)三.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板书: 17、可贵的沉默。

父母——孩子。

18、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重点难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

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抽泣捂住呜咽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

医生和**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b、用“如果。就。说话。

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2、 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

3、 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

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

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

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2、、交流。3、你从这里能看出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六、作业: 1、摘抄表示“哭”的词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试图 竭力 安慰 持续不断 3、填空。

他眼睛着,用牙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抽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阮恒的心情[ ]

19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寓意;讲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水罐的神奇变化是学生感知爱心的力量。

难点:引导学生感知童话的色彩,锻炼想象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课前交流。

1、 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简单交流。

2、 交流作者。

二、 读通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通字音,看准字形。

2、 小组**车读课文。

三、 认字。

1、 读准字音。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

咽”为多音字。

2、 **车认读。

3、 记忆字形。

4、 组词竞赛。

5、 **车认字组词。

四、 写字。

1、重点指导:

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

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

3)、“累”下边不是“系”,“舔” 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

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

2、学生书写。

3、听写。第二课时。

一、 通读课文,提问。

1、 接力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 学生全班交流。

二、 理解课文。

1、 第一自然段教学。

1) 齐读第一自然段。

2) 由泡泡中的提示语“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引导第一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

3) 抓住“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

2、 主体部分教学。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2)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3) 水罐变成银的:引导学生由第一自然段“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

4)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

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5) 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别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

3、 重点理把握“爱心”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几个故事情节:

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喝,从而得出“爱心”主题。

三、 升华内容。

1.理解课题。

2.思考: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20* 妈妈的帐单。

教学目标:1、 学习默读课文。

2、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帐单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

1、 引导学生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相机提问激趣。

可贵的沉默》中孩子门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着篇课文中的小彼得又懂得了什么呢?

2、 结合连结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自渎课文理解。

1、 提出默读要求。

2、 学生默读思考。

3、 学生汇报。

三、 再读课文理解。

1、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

2、 重点问题交流:

1) 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作法?

2) 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案

课题。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2 富饶的西沙群岛。读了这两首诗,你喜欢那些句子?谈谈你感受到的美丽画面吧。一 会背诗歌。二 默写这两诗。三 会根据课文填空两岸青山 孤帆一片 晴方好,雨亦奇。一 会背2 4段。二 填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 有的 有鱼成群结队的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三年级教案三单元

三单元 课文 5.太空生活趣事多。设计理念 充沛利用同学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 有趣的语气。3 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教学环节设计 一 激趣导...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84 8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悉地积单位的大小。2 掌握公顷 平方千米和平方米间的进率。3 能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改写。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和掌握公顷 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2 会用公顷 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测量体育场或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