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含义总课时。
第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物体表面有大小之分,掌握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意识到面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下图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说一说,长方形有哪些特征,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
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
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总课时。
第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观察和思维的能力。
3.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方格纸,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出示操场平面图,谈话:从图上可以看出,操场大约有6个篮球场那么大,你能仿照这种说法说一句话吗?
2.谈话:刚才我们实际是用体育器材室的地面做单位估计了一下操场有多大,篮球场有多大,下面,请你们利用桌上的材料(书本、文具盒、练习本、正方形纸等)估计或测量你的课桌面有多大。
分小组活动,交流操作结果。
二、交流共享。
1.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
老师提问: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用数学书测量,另一组学生用文具盒盖进行测量。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学生:同样的课桌面,测量的数据为什么不一样?
老师回答: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板书:面积单位。
2.认识面积单位。
1)认识1平方厘米。
老师拿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请学生动手量边长。
老师提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cm2。
板书: 1平方厘米(1cm2)
老师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说一说。
学生举例:拇指的指甲面、一颗门牙的面、一颗小纽扣的面等。
老师出示练习:下面的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口答)
2)认识1平方分米。
老师提问: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能用手比画一下它的大小吗?(可以四人合作)
老师: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可以写成1dm2。
板书:1平方分米(1dm2)
3)认识1平方米。
学生动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黑板的面积。
学生会感到:黑板的面积太大了,测量起来很麻烦。要是能有一个大点儿的面积单位就好了。
老师出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板,告诉学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米。
老师提问: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老师: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米可以写成1m2。
板书:1平方米(1m2)
1平方米的正方形地面上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试一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先独立估一估,再在图形中摆满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同桌交流,交流后进行全班反馈。对于估得较准确的学生,可以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个图形表示1厘米,哪个图形表示1平方厘米?
学生在教材上填写,完成后指名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3.完成教材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旧报纸拼出一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并用拼成的正方形量出黑板或门窗的面积。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板书设计。
练习八总课时。
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涂色。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周长表述的是线的长短,面积表述的是面的大小。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2题。
完成后展示学生的拼法,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3题。
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八”第4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四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学生反馈后,教师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提示学生: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交流时着重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6题。
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算一算: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集体反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7题。
让学生读题,弄清题目要求:画两个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的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得出结论: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八”第8题。
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四、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总课时。
第课时。教学目标:
1.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并会用字母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软尺,2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两组长方形,第一组等宽不等长,第二组等长不等宽。
2.问:每组中两个长方形哪个面积比较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谈话:通过我们对两组长方形的观察,发现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宽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宽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长比较大的面积比较大,这说明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那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也研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4
老师先出示例4。
用几个教具中的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
老师提问: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它们各自的面积?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亲自动手摆一摆。
学生甲:我们组用6个、10个、15个正方形摆出了三个长方形,用直尺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和宽,但我们不会算面积。
学生乙:我们组用8个、12个、18个正方形摆出了三个长方形。我们认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有多少个正方形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六课时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84 8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悉地积单位的大小。2 掌握公顷 平方千米和平方米间的进率。3 能准确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改写。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我们理解和掌握公顷 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2 会用公顷 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测量体育场或更大...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教案
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一 课题名称 未来的 题目自拟 二 教学目标分析。1.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2.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三 学习者分析。本单元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的习作,学生在进行了多半学期的写作训练后,对写作的基本程序有了大致的了...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21.太阳。第课时,共课时 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 课型。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2 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 传说 寸草不生 差不多 摄氏 钢铁 庄稼 生存 繁殖 蔬菜 比较 杀菌 预防 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写好生字。能力成长点 合作学习生字。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太阳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