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第三课时

发布 2024-03-02 15:10:04 阅读 6783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学案。

第三课时赏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一、 写作缘由。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二、 字词注音

傍( )金阙( )芙蓉( )御史( )潘阳( )

嶂( )青黛( )汗漫( )浔阳( )卢敖( )

三、韵译:我原是楚国的狂人,高唱凤歌讥笑孔丘。手执神仙的绿玉杖,早晨我辞别黄鹤楼。

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展开,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

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

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

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四、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

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

"早服"六句为第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侍卿同游。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

五、鉴赏写景诗的方法。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

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三课第一课时答案

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一课时世界因生命而精彩。1.1 沉闷 荒凉 可怕等 2 欣欣向荣 希望等 3 生命生命。意义价值 d 7.1 d 2 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人类自己。14.人类应该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息息相关,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

第三课第一课时教案

个人收集整理 zq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欣赏 两地书 母子情 把我地奶名叫 等四首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地人间真情。体验歌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地重要作用,激起学生对这类 作品地浓厚兴趣,培养丰富地艺术想象力,提高学生地审美情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欣赏,学唱,小活动地过程中,用鉴赏,对比,合作等手...

第三课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课第一课时回眸传统。13题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我们从出生到走进学校,父母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物质保障,家庭是我们身体的住所。当我们背起书包走进学校。面对陌生的一切,是父母教会了我们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学习不入门,是父母和我们一起温习。遇到困难和逆境时,在父母那里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