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三、教学重点。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2、深入理解这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制作多**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看一下古代的人是。
怎样来表达美好的爱情的。
二)资料助读。(出示课件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出示课件3)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ú):配偶。
荇莱(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出示课件4)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共同研讨文意。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出示课件5)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学生齐读,老师做总结示范,深情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
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板书:相遇)
2、(出示课件6)《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
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明确: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老师紧接着翻译此句)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板书:相思)
3、(出示课件7)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板书:相悦)
五)品手法,诵文章。
1、由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教师首先明确何谓赋比兴:(出示课件8)《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2、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文章是如何运用“兴”这一表现手法的。(出示课件9)教师提示:如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3、除了“兴”的手法的运用,学生讨**章还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10)教师提示:文章大量的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式,表达了细腻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内容和多次朗诵的基础上,争取当堂成诵。(六)作业(出示课件11)
1、将《关雎》改写成白话文,注意排比、反复句式的运用。2、熟读、背诵《关雎》,掌握课下字词注释。3、预习《蒹葭》。
板书设计。关雎:相遇相思相悦。
八、教学反思。
1、《关雎》和《蒹葭》在内容、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上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关雎》拟重点讲授,《蒹葭》则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在学习《关雎》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相应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识记古代文言知识。
2、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注重自主学习、自我**,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诗经》两首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 诗经 赋 比 兴的创作手法。把握本首诗的内容。2 理解和体会诗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了解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3 背诵并能默写诗歌。自主学习。1 了解文题背景。作品简介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 诗三百 汉代儒生始称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案
12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 首 浮 萍 踪 迹 5个生字,正确书写 首 和 采 能联系生活结合 理解 浮萍 踪迹 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古诗 池上 并能背诵积累。3.通过 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 撑 艇 踪迹 等词语的意...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2 诵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古诗,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会古诗中的生字同,理解其在古诗中的意思。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了解作者。1 说说你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