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

发布 2024-02-28 16:30:06 阅读 4259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者围绕望月写了哪些内容,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欣赏古人眼中的月,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写法。

2.品读课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欣赏古人眼中的月,感受文本语句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蕴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预习导学:

一、认真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1.把课文读流利。家长评价:2.在正确的音或字下面画上横线。安(详祥)光(斑班)呼(做作)白玉盘。

tiāo tiǎo)挑战气氛(fēn fèn) 吐(tǔtù)洒。

第1页。3.解释带点的字。不假思索绘声绘色镀:二、认真阅读资料链接:

1.散文是与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赵丽宏,1952年生于上海,著名的散文家,诗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六十余部,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引人瞩目的诗人、散文家,出版著作70余部,散文、诗和报告文学曾30余次在国内外获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部分作品被选入大学、中学教材。

三、认真阅读书上出现的古诗句,在诗句后写上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四、你还知道哪些写月的古诗句,写几句。五、思考:课文围绕“望月”写了哪些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望月注意:望月的望上面第三笔是“竖提”。

第2页。在你的心目中,月亮是什么样的?学生说。

2.无论是一轮丰盈饱满的朗月,还是笼罩着一层轻纱的朦胧之月,或者是弯如银钩的残月都能给人们带来梦幻,带来遐想!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一起去望月。

二、反馈预习情况,理清课文脉络。

1.大家都预习过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书都读熟了没有,请几个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1-2)(3-4)(5-13)(14-17)(18-

21)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听他们读完再提出来。指名5名学生读课文。(其间注意正音)2.

课文一共有21个自然段,有一段很特别,你们发现了吗?谁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课文的第12自然段的省略号是单独成段的,表示整段话的省略通常用两个省略号。

3.课前老师让大家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屏显:课文围绕“望月”写了哪些内容,谁来汇报一下思考的结果?

预设:1)课文写了作者看到的月光洒落在江面上的美景。用句子来概括:就是讲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屏显:“我”在江轮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用词语可以怎么概括?

二个字,三个字,四个字都可以。(赏月、江中月、月下赏景)师确定为:月下江景。

板书:月下江景。

2)“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对诗。概括为:月下对诗。

第3页。板书:月下对诗。

3)“我”和小外甥沐浴在月光下交流对月亮的幻想。月下幻想。板书:月下幻想。

谁能用一段话概括一下课文的内容?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把句子压缩成一个词语,就能迎刃而解了。

课文围绕望月,写了“我”和小外甥在月下欣赏江景、对诗、幻想的事。如果加上“先、接着、然后”这几个词语,本文的写作顺序也就出来了。看,通过整体地读使我们的阅读有了明确的发现。

3.屏显:再来比较一下,这三部分内容在写法上有不同之处吗?

月下江景——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得来的,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散文的味道)月下对诗——是他们通过回忆得来的,直接用诗句来呈现。(诗歌的味道)月下幻想——是小外甥的想象出来的,出现了故事的情节。

(童话的味道)。小结: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读,我们又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就是《望月》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

作者再写这三部分的内容时运用的不同的写法,先写了美丽的月下江景,写得有散文的味道。接着作者写月下对诗,有诗歌的味道。最后写的是月下幻想,有童话的味道。

你们说,这样的构思巧妙吗?的确是大家的手笔啊!

下面就让我们细细品读“月下江景”的内容。三、品析月下江景。

第4页。二)教师范读。

点击**。听了同学们的读书,老师也想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三)讨论你读出了什么。屏显每一句。

第一句写月亮: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安详”像人那样平静,“吐洒”慢慢的将它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

联系课文第一段,了解作者观察的场景——夜深人静,江轮上,多么静谧,多么宁静。让我们一起来学着作者望着月亮,说——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作者怎么望?

——仰望,再来——

齐读)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平静、温馨、柔和、清幽——真美)第二句写月光洒落的江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照亮了”月光是多么明亮、皎洁啊!“千点万点”“ 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流动的江水使得月光竟然跳动起来,那种灵动的美景真令人向往。(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这动态美吗)指名读。

注意:速度缓慢,突出“亮”“千点万点”。这时的作者是怎样望月的?

(低头凝望江中的月亮)

第三句写月景: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

第5页。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岸边景色朦胧不清,又似乎在向漫延、伸展。“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月光使夜色中的两岸有了色彩美,变得银光闪闪的,增添了一种高贵的气质。

出示:换个词试试。月光为它们()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洒、铺、罩、蒙)同学们,你们觉得是镀字好,还是其他字好呢?

(观察“镀”的偏旁,金字旁,含有金属光泽,可见月光的皎洁;“镀”还能体现出月光均匀地洒在长江里的感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这时的作者还是在低头凝望吗?(举目眺望远方)

四)讨论作者的写法。作者写在月亮、江面、两岸是按照他的观察顺序——

屏显: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来写的。句句围绕“月”来写。写实实在在的月亮,写月光洒落在江中,洒落在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上。那是一幅多么清幽、安详、柔美、灵动的画面啊!

你们想将这优美动人的铭记在心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配乐齐读。会背了吗?

试试看。这样的美景真让人陶醉,我陶醉了,你呢?作者呢?

省略号。省略了月光洒落在其他景物上美丽的景色。作者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

我想,可能是作者觉得景色太美了,只想好好欣赏。至于其他美景让大家自己去遐想吧!

四、读背月下对诗。

第6页。1.过渡: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小外甥向我挑战——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屏显:师读:“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生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生: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你看,每一句诗句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有时是白玉盘,有时又成了地上霜,有时如银钩,有时又成了弯弓,真是多变的。它不仅变化多端,诗人还赋予它们丰富的情感,你能从上面的诗句中感觉出他们在诉说着什么呢?屏显:

思乡之情、孤独之月、忧愁之月……说一句,读一句,读出相应的情感。不如我们也来对对诗吧!分男女生对诗。

五、总结全文古人所写的诗歌中,大部分都表达了一种思念、孤寂、惆怅的情感,而我们在对诗中却感受到乐趣无穷。下节课,我们还要在无尽地想象中感受创造的快乐。

第7页。

教学设计望月第一课时

望月。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4 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重点...

望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4课 望月 第一课时认识教材 望月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写的是 我 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 爱幻想的小外甥和 我 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表现了小外甥聪明好学 爱幻想的特点和人们喜爱月亮,追...

望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我 和外甥比赛背诗。3 小外甥爱幻想。4 我 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幻想。3 各组汇报分段情况。检测反馈。1.把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用 划去。挑战 ti o ti o 气氛 f n f n 呵欠 h h 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认真读读,试着背下来。评课记录。刘真说 本课时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