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4 10:37:13 阅读 5016

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中学语文组周娟。

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景驭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潜在的“悲凉”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学模式——小组活动法。

一、导入新课。

由上一课所学《荷塘月色》从标题入手导入新课。

要点:《荷塘月色》作者的写作对象是标题“荷塘”与“月色”,因此由题入手可知此文应是以写景为主,可通过学习后我们发现,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其实却是以“荷塘”与“月色”为媒介,借写此景、此物来表现某意、表达某情。

由此作出合理性推测:本文的标题是“故都的秋”,那么作者是不是也是像朱自清先生一样,明着看写作对象是“故都的秋”,实际上却是借写“故都的秋”来表现某种思想,表达某种情感?弄清此问题,正是学习本文的重要任务。

思考:作者要借此来表现什么思想,表达什么情感?

二、带着上面的疑问阅读全文。

设问:“故都的秋”有哪些特点?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

小组讨论,推举发言人发言。

预设答题情况:学生回答时,可能会选取五幅图画中的某一个景来谈故都的秋的总体特征。应提醒学生要注意回答问题的严谨性。

三、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找出文中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段落,概括画面大意及其描写的具体景物。

1.小组讨论,分析,上台抢答板演讨论成果。(分四小组上台板演。提示:每个小组只有整个黑板的四分之一的答题空间。因此要注意控制篇幅与选择形式。)

板书预设:秋景清秋院感秋

秋槐静秋槐缀秋。

秋景图秋蝉静、悲秋蝉啼秋。

秋雨悲秋雨叹秋

秋果喜悲秋果盛秋。

景) (情) (事) 并列式。

2.由未上台的小组以抢答的形式,选择对板演的四组答案进行点评。可以整体进行评论,也可以选择其一进行评论。

3.师点评。

四、思考下列问题,小组抢答:

1.作者为何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却只写其落蕊?

2.秋雨图中,作者为何要写都市闲人的表现?

预设答案:1.为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服务。

高大挺拔不符合意境,似落花的落蕊更符合悲凉的情境,还可使人联想“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寂寞与凄凉。(此处可联系写作时为突出主题而确定选材的标准。视具体的时间而定。

)从落蕊着笔,更便于从视觉转向触觉入手来进行描写,表现与大自然真切细致的交流,也流露出对故都之秋眷恋的情怀。

2.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让人感悟生活的淡泊,也表露了作者在谈百姓生活时的愉快心情。

五、布置作业:

思考:秋果图中,作者为何不选择写秋果成熟时的景象,却选择了“淡绿微黄”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

高一语文学案。故都的秋。课时 第一课时编写人 审核人 编号 一 学习情境1 故都的秋 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 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

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故都的秋 科目 语文班级 13就业课型 新授课时 第一课时。备课人 杨涛备课时间 10月6日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 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能力目标 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2故都的秋第一课时

2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目标 1 了解郁达夫其人。2 把握散文以情驭景 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3 体会北国之秋的悲凉之美。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品析,把握作者情感,体味北国之秋的悲凉之美。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秋,是个神秘的季节,它没有春的妩媚,夏的热情,冬的凛冽,仿佛是一位遗世而独立的清丽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