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寓言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3 00:40:03 阅读 3315

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自相矛盾》

一、学习目标

.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 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二、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 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二) 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都是把古代文言文故事改写成白话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文言文的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本文的作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和成就?

三) 自主学习。

. 认读生字。自读课文。

. 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

盾矛: 鬻誉:

之曰: 吾莫:

陷其: . 记下不懂的问题。

五、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

--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

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

“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

--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六、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

七课堂练习

.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

.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画蛇添足》

一、 学习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 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 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祠、遂”5个会写字。

二、 学习过程

一) 知识准备

1.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2.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二) 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韩非以及他的思想。

三)自主学习

. 自读课文。

画出生字,注意“舍、数”的读音。

. 解释字词。

饲卮: 谓饮:

引且:乃固:

安遂: 亡:

3.逐句说说课文意思。

1、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楚国有一个祭祀的人,赏给他的门客一壶酒。

2、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门客们互相议论着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喝,一个人喝这壶酒倒是绰绰有余。”

4、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

一个人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将要喝酒,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替蛇画上脚。”

5、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 他还没有把蛇脚画好,另一个人的蛇已经画好了,于是抢过他的酒壶。

6、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替蛇画脚呢? 于是喝了那壶酒。

7、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画蛇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展示交流

. 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

. 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五) 合作**

1、究竟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2、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

3、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a) 集体交流**题目。

b) 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六) 达标拓展。

分小组准备表演成语故事。(自选一则)

先讨论,在小组里试演。(以《自相矛盾》为例)

. 这个楚国人开始叫卖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他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 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比如,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议论等等)?

. 听了问话,那个楚国人又是什么表现?

. 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选择一个故事,在小组里分号角色,练习几遍。

班级进行表演。

6, 故事中那个“画蛇添足”的人“终亡其酒”。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他在“终亡其酒”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心理、语言和动作。

三、 小结

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我们知道的许多成语都有一个故事,研究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准确地运用成语,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人生哲学。

四、 教学反思。

2第一课时

綦江县扶欢中学导学案。一 复习提问 1 九年义务教育的年限?2 为什么说受教育即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3 中学生怎样珍惜受教育机会?二 预习教材,思考问题 1 什么是私有财产?2 什么是财产所有权?3 国家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4 什么是继承权?财产继承的方式?5 什么是法定继承?...

第一课时教案 2

端午的鸭蛋 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涉及的文章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及民间艺术妙趣横生。包括沈从文的 云南的歌会 萧乾的 吆喝 冯骥才的 俗世奇人 等。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去感受自己日常生活中蕴涵的...

第一课时教案 2

端午的鸭蛋 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涉及的文章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及民间艺术妙趣横生。包括沈从文的 云南的歌会 萧乾的 吆喝 冯骥才的 俗世奇人 等。本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去感受自己日常生活中蕴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