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怎样认识力 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18:20:05 阅读 8733

6.1 怎样认识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推,拉,提,压"等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并能分析简单情况下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通过观察实验结合实例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物》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力的学习,鼓励学生立志科学研究,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 1,力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力。

同学们请观察下列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用力”的事例。

a)蚂蚁搬运食物。

b)运动员举起杠铃。

c)同名磁极相斥使磁环悬浮。

d)起重机提升重物。

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事例吗?

分析图6—1中“力的作用”:

1、 蚂蚁搬运食物。

2、运动员举起杠铃。

3、起重机提升重物。

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磁极。

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

磁铁吸引铁钉。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

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事例中物体受到了力?

力对物体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人们最初是从人体的肌肉对外界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力的,那么物理学是通过什么来认识力的呢?

活动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物体作用物体物体产生的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分析:下列物体受力了吗?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归纳: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注意: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二者中有一项改变,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施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

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

课堂训练:1、用力拉弹簧,拉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弹簧的形状。

2、用力推桌子,使桌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推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桌子的运动状态。

3、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4 、用力压气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

改变了气球的形状。

板书设计。6.1 怎样认识力。

第一课时。一、物理学中是通过力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个现象,当我往塑料瓶中打气时,塑料瓶出现了什么变化?演示 塑料瓶被空气推出去。提问 塑料瓶出现了什么变化?塑料瓶飞出去 似乎有股神奇的 力量 使这些事发生了,这股 力量 是什么呢?对了,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 力 进入新课。一 感受 力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 力...

第一课时力

第一课时 力。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神州五号 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 力 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 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 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

力第一课时教案

力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攀岩的 展示 提出问题。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 撑 蹬等动作,用 力 实现身体的平衡。那什么是力呢?从这一章开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