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说课稿

发布 2023-11-12 13:55:04 阅读 7157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选修四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节的知识顺序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本节重点: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离子反应定义的引出。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依据美国布垆坶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含义;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

力;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过程中进。

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学生正处在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

实验现象的分析、本质的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和多**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的能力。

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开展**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教学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实验研究

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

理解应用。四、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引导**。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可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既而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相同吗?

演示:同浓度的naoh溶液、 hcl溶液、 nacl溶液、 ch3cooh溶液、nh3·h2o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借助多**进一步阐明原因,从而导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演示:nacl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的实验现象,观察分析,利用电脑动画从微观本质得出离子反应,为下一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作好铺垫。

2、 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让学生归纳本节所研究的内容,同时利用软件作以小结。

当时我们把可以导电的溶液放在一个容器里,用石墨电极与灯泡还有低压直流电源连接,灯泡能够发光,说明溶液可以导电。事实上,把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也可以导电。它们能够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也就是阴阳离子。

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能够导电,指的是当通入电流时能够导电;但电解质的电离不需要电流的作用,我们不是要通入电流它才能电离。它电离了也不是有了电流,只是有了能导电的阴阳离子。

既然我们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换而言之,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我们就叫做非电解质。例如,酸、碱、盐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有个相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化合物。

3、 巩固练习,理解内化。

下面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铜、硝酸钾溶液、二氧化碳、碳酸、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分析: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

2)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单质(如铜)、混合物(如硝酸钾溶液)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不能是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物质导电。(二氧化碳溶于水导电实际上是碳酸的导电,而不是二氧化碳的导电,故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而碳酸是电解质)

4)酸、碱、盐和水是电解质。

答案: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

4、**:为什么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呢?

我们看书上的图来解答这一个问题。我们以氯化钠溶液为例子。氯化钠晶体是由带正电荷的na+和带负电荷的cl-,通过静电按一定规律紧密地排列所形成的。

晶体中的离子(na+ 和cl-)不能自由移动,因此晶体不能导电。当nacl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而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na+与 cl-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使na+ 和cl-逐渐脱离晶体表面并形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我们把这种在溶液中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板书: 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叫做电解方程式。

板书:电解方程式。

在黑板左边示范写hcl,h2so4,hno3的电离方程式。

注意强调: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hcl,h2so4,hno3都是酸,都可以电离出h+,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又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的时候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设问:nahso4 电离方程式怎么写?它是酸么?(酸式盐)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naoh,koh,ba(oh)2,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分开碱与盐两边写,请同学们把阳离子写在一边,阴离子写在一边)

检查同学答案正确与否,总结:

碱:圈出oh-,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小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电解质能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它们的显著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单质(铜,铝,石墨),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黑板)

酸,碱,盐的本质含义(电离)

5、提出问题:电解质溶于水后都电离成为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里的反应应该是离子之间的反应,那么离子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验2-1。(同学描述现象)

1、 第一支试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出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不反应,说明了na+、cl-、so42-、cu2+离子之间不相互反应。)

2、第二支试管有白色沉淀说明了什么?(白色是baso4,说明了ba2+与so42-离子发生了反应。)

3、两根试管的溶液都是蓝色,说明了什么?(说明了cu2+不参与反应)

4、如何证明中cl-离子没有参与反应。(第二个试管,取上层清液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agno3溶液) (增加实验)

5、如何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是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实验2-2第一个实验)

总结: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42-离子之间的反应,而cu2+和cl-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也说是这个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同样地, 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的实质也是:ba2++so42-=baso4↓

设问:为什么这两个不同反应物的反应可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呢?

讲述: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

比如硫酸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均电离出so42-,跟ba(oh)2、bacl2电离出的ba2+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钡。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内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补充板书:离子方程式。

演示实验2-2第2,3个实验,黑板上写出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小结:从上面的三个反应的实质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发生了反应,使这些离子的浓度减小。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反应都是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只要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都称为离子反应。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复分解反应都可以写成离子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我们方程一是生成沉淀,方程二是放出气体,方程三是生成水。这些也就是离子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下一节课里我们将详细学习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这一节课的内容。

作业页第一题做在书上。

2、习题书1-4题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通过对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质 的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辩证主义思想观。4 重 难点。重点 理解电解质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难点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过渡语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二 教法 学法。1 说教法。过渡语 教学过程是教与...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 碱 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电离 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 酸 碱 盐在水中的电离 和 离子反应发...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一 依据。根据新课标化学课程标准,这节内容要求学生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二 教材分析。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 第二章第二节 本节学习内容在老教材里,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