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声音的传播》教育科学出版社

发布 2023-01-29 20:48:28 阅读 5587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振动物体与波。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而振动又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本课通过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音叉的振动引起水面的波动,学生已经在第2课中观察到了。本课再次让学生观察这一实验,重点是要让学生观察到振动的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通过观察和与同学的交流,应让学生认识到:

水面的波动是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声音向四周传播”。

通过在玩“土**”过程中思考“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学生能感受到声音在棉线中传播的过程,初步形成对声波的认识。

第二部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学生以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等作为声音的传播媒介,让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它们传到耳朵中,来感受不同的物质可以传播声音,并比较不同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学生采取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在另一端感受声音的大小,来区分不同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教科书通过放置在玻璃罩内的闹钟,和月球上两个人难以直接对话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声音依靠空气传播有深刻的认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声音的传播有一些肤浅的认识,面对于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传播效果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并应用于生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声音的传播能穿过空气等物质。

用不同的物质做实验的经验会让他们逐渐理解这一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难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能力是不同的。

评价任务。1.通过观察水中的音叉以及土**实验感受声波的传递。

2.通过实验认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音叉(敲击小锤)、一个水槽(里面装有1/2的水)、每两个人一个土**。

为每组准备:一个音叉(敲击小锤米长的铝箔条、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每个小组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产生疑问。

1.出示音叉,提问:这是什么?(音叉)敲击音叉,提问:听见什么了?谁听见了?

2.提问:音叉为什么能发出声音?(音叉振动产生声音)我们讲话的声音就是声带振动发出的。

3.提问: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4.教师简单说明:以上事实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

5.提问:这使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关于声音,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

到我们耳朵里的,是怎样传播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传播。(板书课题)

二、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递的。

1.提问:你认为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学生可能说出:通过空气传播的。讲解:

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和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通过空气传播。出示飞机飞行**,简单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那么其他物体也能够传播声音吗?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下面我们将要通过实验来**这些问题。

1)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用画一画的方法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讲解:(出示声波模拟动画)这就是由于物体振动发出声音时产生的波,科学上叫做声波。(板书:声波)刚才就是声波带动了水的振动,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物体向四周传播的。

出示渔船电子**捕鱼的**,提问:**鱼儿喜欢的电子**就能捕到鱼,这说明了什么?(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实验2:“土**”的研究要求:a.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b.接听**的时候,**线要拉紧,不能松松垮垮。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讲解:声波使棉线产生振动,声音就通过棉线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3.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实验说明,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提问:声音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但是声音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音叉、

米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你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

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

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中。记录前先做好**。

4.分组实验3,并填写好**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5.教师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尽管声音能在各种物质中传播,但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提问: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2.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能听到的小闹钟声音吗?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小结:声音离开了物质就不能传播了!

4.出示宇航员**讨论: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离的很近,但是讲话要用到无线电耳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总结与拓展。

1.学生谈上课收获。

2.师总结:同学们,自然界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类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受到大自然的启迪,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自然界中的奥秘。

教学反思。学生亲身经历提出猜想,分析判断、动手实践、观察记录、收集整理、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这其中学生获得了直接的实践经验,使学生都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使学生理解更深刻。

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去经历、体验、领悟,在知识发生、发展的。

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动机、学习态度和责任、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体验了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了生命成长的需要。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执教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具教法学法教学环节。一 交流引入创设情境。二 激发兴趣引学达标。12.声音的传播新授课时2课时。1.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 声音能在气体 液体 固体中传播,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是不同的。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并了解更有效的传播声音...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课题1 声音的产生。1 找出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2 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3 通过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 学会尊重事实,通过动手 并发现规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活动准备...

科学四年级上册《不同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声音的音量和音调。2 自制小乐器。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 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2.细致观察物体的不同的振动,就同一个物体而言,试着提出声音强弱与哪些条件有关系。3.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高低与材料的松紧 长短 粗细 大小有关。4 体验 不同声音的乐趣,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