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发布 2022-10-19 21:16:28 阅读 2627

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发展(心理学角度):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变化。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

(1)广义:

1.心理的种系发展。

分为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心里的发展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以种系发展的观点看心理,意味着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极的进化过程)。

单细胞动物——感觉萌芽;单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思维的萌芽、脑功能的完善)

2.人类的心理发展。

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

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特点:

意识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体现,自我意识是人类心理的特有形式。

心理发展延续人类一生的过程。

心理发展按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序列进行,不同的阶段发展速度不尽相同。

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1.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

人类在每一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因素发展、心理功能发展、行为发展、言语发展等。

2.发展心理学研究内容: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解释个体在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

找出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方法。

3.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

遗传素质和环境教育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先天遗传素质:有机体的生物遗传因素,通过遗传,将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解剖生理特点传递给下一代,使其具备祖先的某种禀赋和特质。

后天环境教育因素:胎儿期和出生后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个体所获得的经验。】

1)绝对决定论:遗传决定论(高尔顿)(格赛尔的自然成熟理论);

环境决定论(华生。

2)共同决定论(施太伦)

3)交互作用论(皮亚杰)

先天遗传素质只给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在个体心理发展上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通过素质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通过气质类型影响个体性格的发展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统一性问题。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胎儿期(受孕——出生)

2)婴儿期(0—3岁)

3)幼儿期(3—6岁)

4)童年期(6—12岁)

5)少年期(12—16岁)

6)青年期(16—18岁)

7)成年初期(青年晚期)(18—35岁)

8)成年中期(35—60岁)

9)成年晚期(60岁—死亡)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文艺复兴之后,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的**和尊重儿童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2024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3.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2024年出版的《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2024年美国《心理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5.德国巴尔特斯于2024年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中提出毕生发展心理学。

四、毕生发展心理学观点:

1.个体发展是毕生的过程。

2.发展具有多维度的特性 (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是发展的基本特征)

得失法:用获得与丧失之间的比率作为评价发展完善程度的标准】

3.发展具有可塑性。

可塑性:指心理活动的可改变性,至于改变的性质、程度、范围和方向则取决于各种条件】

4.个体心理发展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时间分类:①跟年龄相关的事件。

社会历史事件。

危机事件。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本我(id)——快乐原则。

自我(ego)——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至善原则。

**区:力比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器官和部位,刺激这些区域可以产生快感,这些区域称作**区】

固着: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如果儿童得到了太多或太少的满足,性心理发展就不能顺利进行,停滞在某一阶段】

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节):男孩对母亲的性依恋。

恋父情节(埃勒克特拉情节):女孩对父亲的性依恋】

2.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动欲区是嘴。

②**期(1—3岁):动欲区在**区域,这一阶段儿童接受排便训练。

③前***期(性器期)(3—6岁):动欲区在***区域。

④潜伏期(6—11岁):性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

青春期(生殖期)(11—12岁开始):性能力重新活跃,集中在***部位,寻求配偶生儿育女。

3.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观的评价:

① 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

② 人格的三个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

③ 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

④ 弗的资料主要来自他本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4.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1)婴儿期(0-2岁):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2)儿童早期(2-4岁):

3)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学前期(游戏期)(4-7岁):

4)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7-12岁):

5)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

6)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

7)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

8)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8)老年期(50岁以后):

9)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

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

5.艾里克森与弗洛伊德心理发展观的区别:

①弗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 艾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②弗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而艾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艾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

④弗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艾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6.其他人的核心观点(皮亚杰是重点)

1)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否认遗传的作用。

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提出教育万能论)

学习理论。

人的三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和亲爱均是非习得性情绪反应。小阿尔伯特对白鼠形成条件恐惧反应的实验说明条件化是情绪复杂化和发展的机制,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在三种原始情绪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2)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应答性反应:把发生反应的刺激同时呈现的行为反应称作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在发生反应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称作操作反应】

强化:通过强化物增加某种行为发生概率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

积极强化:指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提高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指由于一种刺激的排除增加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即消除厌恶的刺激】

程序教学(机器教学):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在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

程序教学原则:

小步子原则。

主动参加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

优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按学生速度循序渐进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不足: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妨碍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较少。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也称“无尝试学习”“替代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直接反应给予直接强化而完成的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

替代强化:观察者并没有直接接受强化,榜样受到的强化对观察者来说是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个体行为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4)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以他的《思维和语言》一书2024年在美国出版为标志。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功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功能的转化过程。

维果斯基将心理功能区分为:低级心理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

工具理论:①物质生产的工具 ②精神生产的工具)

由低级心理功能向高级心理功能发展的标志:

1.随意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2.抽象概括性的形成和发展。

3.形成间接的以符号和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幼儿的认知以感知觉和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的认知则以表象记忆为主,学龄儿童的抽象概括功能逐渐占主导地位)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功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切心理功能的发展都必然经历外部的社会功能,然后才内化为个人的心理功能)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儿童已经成熟和正在成熟的认知水平的差距。】

2.主张“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可视为人为的发展。

3.提出学习的最佳期限。

最佳期限:建立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技能之上,即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发生认知论: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包括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皮亚杰理论的主要科学依据是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是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发展心理学A

科 专 本 线名 姓封号 学密级 班 信阳师范学院函授生考试试卷 发展心理学 试卷 a 试卷说明 1 试卷满分100分,共六页,五个大题,100分钟完成试卷 2 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 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3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阅卷人。满分201420242210...

发展心理学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柔鲜。图尔荪06124691 父亲缺失指由于分居 离婚 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美 谢弗,邹泓译,发展心理学,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霍林沃斯,赵演译,发展心理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5年。英 朱莉娅 贝里曼,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美 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北京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