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01:46:28 阅读 9524

学习篇。

主要**:1、什么是学习?学习理论有哪些启示?

2、 不同学习类型有什么规律可循?

3、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七讲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一、 学习的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从四个层面理解]

1、学习不是人类特有的;

2、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单纯由生理上的成熟或本能、疲劳所造成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

3、学习的发生伴随行为和思维的变化;

4、学习的变化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二) 学习的类型。

1、根据学习的主体分类。

☆动物学习。

是满足需要,被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人类学习。

是满足需要,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积极的过程;

☆机器学习。

与人类学习有本质区别,不具社会性;

2、根据学习的内容分类。

1)冯忠良(中国)的分类。

知识的学习: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

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做事。

行为规范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品德。

2)加涅(美国)的分类。

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

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认知策略—更为特殊的习得的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平稳流畅精确适时的操作能力。

态度—个体对事物的选择倾向。

3、根据学习的层次分类。

加涅(美国)分为8类:

信号学习(最简单的)

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

辨别学习。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1、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2、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行为法则。

3、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条件性情绪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1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条件作用前:

铃声(ns无生理反应。

条件作用中:

铃声(ns食物(ucs)

无条件反应(ucr)

条件作用后:

铃声(cs条件反应(cr)

2、经典条件作用中的行为法则。

1)习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时间的间隔尤为重要;(对教育的启示)

2)泛化与分化:

泛化取决新刺激与旧刺激的相似程度;

分化刺激辨别,相似刺激物的不同反应;

3、经典条件作用的应用——条件性情绪反应。

愉快性经验带来的快乐体验;

伤害性经验弥散的不快乐体验;

二) 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结果的学习。

斯金纳(1904~1990),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提出者。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是没有可观察的材料,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自发的反应。

斯金纳箱。斯金纳在30年代发明了一种学习装置。箱内装上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

把饥饿的白鼠放进箱内,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

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按压杠杆变成了取得食物的手段。所以操作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条件反射。

在操作条件反射中的学习,也就是操纵杆(s)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

1、 操作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区别。

2、强化的原理。

(1)强化的概念与类型。

强化: 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是一种操作,即在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类型: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2)强化的程序。

强化有连续的强化与间歇的强化、固定的强化与不固定的强化、定时的强化与定比的强化之分。

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这可用“辨别假设”来解释。

3、操作条件作用的应用——行为的塑造。

主要方法是:小步子反馈或强化学生必须在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得到强化。

对程序教学的评价。

让学生积极反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反馈符合学习的基本原则;自定步调可以使教学个别化,使教学进度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程序教学对于推动教学控制论的发展和教学技术手段现代化都有积极的影响。

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于动物学习的研究,有机械主义、还原论的倾向;对于学生的智力活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人认为小步子、低的错误率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程序教学有利于分析,不利于综合。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新知识学习过程的环节。

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三个环节。

提倡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其特点是:

1)由学生通过独立发现而不是通过接受的方式来获得经验。

2) 着重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着重于学习结果。

2、结构教学观。

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基本结构:指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原理)、基本方法(提出假设、调查、推测)、基本态度(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对自然界基本秩序的确定态度、深信这种秩序能够发现的态度、对于发现的兴奋感等)。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以容许其他很多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就是要从事物的根本联系上去把握事物。

2)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内容及要求)

结构原则(内容及要求)

程序原则(内容及要求)

强化原则(内容及要求)

启示:1)应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一个学科(discipline)就是该领域所特有的一套思维方式。

2)指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组成一个较大的功能单元。

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实质、条件和心理机制。

(1)意义学习的含义。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2)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积极的心向。

*有适当的知识。

*积极地把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3)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同化。

2、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教学策略。

1)接受学习的实质。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

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科学技。

术的主要途径。

2)“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指将学生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概括和综合水平上要高于新学习的材料,但是以学生易懂的通俗语言呈现。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1)发现学习适合于学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儿童;适合于年长学习者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阶段;适合于学习比较具体的概念与规则;适合于学习探索问题的方法。

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儿童;适合于学习较抽象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2) 大量的材料是通过接受学习获得的;各种问题是通过发现学习解决的。

3) 发现学习的教学指导难于为教师掌握;接受学习的教学指导比较容易掌握。

4)发现学习耗费时间多;接受学习有时间经济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传授系统知识的主要方法。

5)发现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内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6)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

7)无论是对于概念学习,还是对于规则学习,目前并没有发现二者之中那一种学习方式占有优势。有指导的发现在许多方面优于纯粹的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论。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教学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1、新知识观。

a、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

b、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新学生观。

1、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有差异性的人。

4、学生是有能动性的。

有自己的主见、是学习的主体、是责权的主体)

3、新教学观。

1、从教本到文本解放知识教学中的人

2、从分等到平等创设良好交往环境。

3、从设计到涌现营造鲜活的教学情景。

4、从授受到对话建立学习型组织。

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1、帮助学生建构认知体系,2、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3、营造学习氛围,提倡情境性学习,4、重视师生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4、 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基本原则。

必须尊重学习者,他们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信学生都是有发展的潜能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学习情境,

二)罗杰斯的学习观。

1、学习是有意义的心理过程。

2、学习内容应该是对学习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

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 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第八讲不同类型的学习。

一、知识的学习。

哲学:知识是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

心理学:知识是个体头脑的一种内部状态。

一)两种不同的知识。

1、 陈述性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知识)

2、 程序性知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陈述性知识的领会。

通过直观与概括心智动作实现;

2、陈述性知识的巩固。

必须符合记忆规律,合理复习;

3、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为迁移而教,使学生学以致用;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