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带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力量。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星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井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元认知:元认知抚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5.认知策略: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知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认知过程的能力。
6.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学而优则仕的信念。
7.学习:学习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
三个方面:①学习是以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为标志的;②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时能够持久保持的;③经验或练习时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
8.学习的分类: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②奥苏贝尔学习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9.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指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现成的结论。
10.发现学习: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地探索得出结论。
11.有意义学习: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
12.机械学习: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
13.观察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类似的行为方式。(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
14.动机: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①动机是一种内在心理历程;②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③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15.成就动机: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7.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18.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作用。
19.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也叫非特殊的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原理或态度的迁移。特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20.相同要素说: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21.陈述性知识:这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22.程序性知识:这是关于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它表现在活动中,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它回答“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
23.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个体头脑中全部的观念及其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个体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认知结构是按抽象概括程度依层次组织的,处在结构上层的叫上位概念,处在结构下层的叫下位概念,不同层次的观念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24.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元认知分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25.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6.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过程。
27.发散思维:是指人们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
它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因此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
28.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主要特点是求同,因此也叫求同思维。
29.算法式策略:算法性策略是一种按逻辑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它是一套解题的规则,它能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是一定能使人得正确答案的特定程序。
30.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经验,采用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候往往依靠启发式策略。它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它省时省力。
31.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考虑到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了其可变通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现象。
(因此,功能固着易使问题的解决受阻。要克服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不断丰富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加强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这样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候才能灵活机智的变通事物的各种功能,发挥其相关功能的作用。)
32.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它是一种表现出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自动化特点的身体活动方式。
33.品德:是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
34.群体:人们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的方式紧密相连,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35.从众: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
从众行为的原因:①不愿意被视为不合群者而被加以非议或排斥;②地位低;③不自信。
36.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仅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37.个体心理结构:个体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38.心理过程:强调了这一类心理现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39.心理特征:指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经常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0.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与对客体的意识一样,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41.程序教学:源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42.定势: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
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次思维操作程序或方法去解决同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思维,遇到类似新问题,仍旧用这一思路去解决。
43.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记忆过程中受到其他信息材料的干扰所致。按起干扰作用的材料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前摄抑制:指先前记忆的材料对后继材料的干扰。
44.后摄抑制:指后继材料对先前材料的干扰(心理学家詹金斯的实验证明这点)44.知识同化可以有三种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45.高原曲线:在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常称之为高原期或者高原曲线。
二.补充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2.心理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了这一类心理现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3.认识过程指个人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感觉、知觉、想像、思维、言语是认识过程的不同形式。
4.意志过程是人在改造世界、完善自我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即个人确定行动目的,制定计划,克服内外困难,自觉地调动和支配自己行为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它突出地表现在行动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5.心理状态-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现象。其稳定性介于心理过程个心理特征之间。
6.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经常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发展:个体从生命开始直到死亡,其间发生的有序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个部分。
8.认知发展:个体认识事物的活动与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9.社会性发展-人的情感、个性、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等社会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10.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引起的一种态度体验。
11.归因: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一心理过程就是归因。四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
12.知识是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
13.记忆过程: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与重建、新的认知结构建立之后,必须巩固下来,保持下来的心理过程。
14.问题:是这样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或给定条件和目标之间有障碍,需要克服)
每个问题包含三种成分: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关于问题条件的描述);目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描述,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障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需要解决的因素)。
15.问题解决: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16.问题空间: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状态。
17.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8.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过程。
19.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20.
道德认识,即道德知识与评价,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对己作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2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也是在主观判断中,用肢体语言或者面部表情等所表达出来的感情或者反应。
22.道德意志,是道德认识的能动表现,是个体根据社会道德自觉地调节行为,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客服一切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