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01:18:28 阅读 2918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里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里特征两个方面。

3、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2024年由心理学之父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

5、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

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其研究路线表示为“刺激-反应”,这个时期的行为主义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7、斯金纳提出了新行为主义。

8、弗洛伊德提出了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10、马斯洛、罗杰斯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

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是什么)、解释(为什么)、**(怎么办)和控制。

12、我国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是2024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3、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承于2024年出版的。

14、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5、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a,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b,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c,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a,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b,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a,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b,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a,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b,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c,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手段。,

1、心理学发展的含义: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有组织的。

2、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方面。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识发展的最只要一个方面。

3、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只要以维果斯基的观点为代表。

4、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

5、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

6、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1、二元论阶段。2、相对性阶段。3、约定性阶段。

7、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即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8、气质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约五百年后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9、性格和气质不同,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构成,性格具有好坏之分。,

1.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 大学生的性格类型差异:外倾型性格,外倾型的大学生感情表露于外,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交际,但比较轻率;内倾型性格,内倾型的大学生以自我为出发点,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实际行动,顾虑多,易困惑,适应环境难,交际面狭窄。

3. 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4.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2024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5. 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

6.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7. 场独立型,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去知觉事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

8. 场依存型,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

1. 教师职业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和创造性。

2. 教师职业的角色形象与社会地位:崇高者形象、劳动者形象、专业工作者形象。

3. 教师的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

4. 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主要有: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学生的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家长的**人、心理调节或心理**者、科学研究人员。

5. 教师角色的形成经历的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6. 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

1)教师的知识水平。

2)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语言操作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3)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四个维度:成就取向、人际取向、课堂行为、组织才能)

4)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

第一节人类学习概述。

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来说,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一起行为的叫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 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 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性行为。

3.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够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

4. 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作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他通常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

特点:第一,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第二, 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第三, 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被动性。

第四, 学生的学习不紧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品德、促进健康人格发展。

学习的分类。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分为三种类型:

1. 知识的学习。

2. 技能的学习。

3. 行为规范的学习。

加涅在2024年出版《学习的条件》一书,把学习分为8种类型。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三类):

1. 认知领域。

2. 情感领域。

3. 动作领域。

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

根据学习的进行方式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 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二、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1. 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

2. 专业课阶段。

3. 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阶段。

三、 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四、 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第二节学习理论。

一、 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猫学习解决疑难问题是他的经典实验。

尝试错误说”

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即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2. 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实现的。

3. 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

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二)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s-r)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r-s)

强化原理:斯金纳认为,强化是增强某个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在塑造行为和保持行为中是不可或缺的。

程序教学法是斯金纳提出的。

斯金纳的理论的主要错误是坚持了机械主义的观点。

三)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的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

二、 学习的认知理论。

学习的认知理论产生于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或完型说)。

一)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1. 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2. 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3. 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

4. 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布鲁纳是以研究发现学习而著名的)。

5. 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二)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认知-接受说(或认知-同化说)

1.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旧意义的同化过程。

2.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

3.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4. 认知同化理论: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三、 学习的人本理论。

四、 学习的建构理论。

第三节学习的迁移。

一、 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的迁移(简称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种类。

1.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

正迁移(积极迁移)

负迁移(消极迁移)

2. 根据迁移的层次分类: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

纵向迁移(累积迁移)

3. 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类:

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4. 根据迁移的内容分类:

特殊迁移。普遍迁移。

二、 学习迁移理论。

一) 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该学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机械式的、现基本否定了。

二)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伍德沃斯。

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景与迁移测验情况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

三)概括化理论。

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提出的。2024年“水下击靶”实验。

四)关系转换说。

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

经典实验是苛勒(年“觅食实验”。

五)学习定势说。

学习定势又叫“学习心向”。

六)认知结构说。

三、大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一)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根据共同要素说)

二)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根据概括化理论)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根据学习定势说)

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就是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简称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