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01:17:28 阅读 2385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

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建构科学教学观的基础;

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

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4、心理学的创立:

1)冯特——2024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之父”。重要贡献:使心理学具备了客观性、可验证性和系统性。

冯特——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主张:1)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

2)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评价:对研究感觉有贡献;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

2)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著作。

3)华生——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1)否认意识,将心理学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人和动物的行为上;2)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评价:

研究范围限定为外显行为,心理学内涵窄化;行为理论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行为**和行为矫正中。

4)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冯特的元素主义思想,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评价:强调整体和综合的观点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有益。

5)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无意识领域//主张:1)重视对无意识的研究;2)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3)提出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评价:

1)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新纪元,突破了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2)开创了人格动力学与**心理学新领域,促进了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6)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罗杰斯//主张:1)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2)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评价:

1)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2)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也是不对的。

7)认知心理学派——奈瑟//2024年//美国//《认识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主张:1)重视研究复杂心理现象的内部过程(信息加工过程);2)重视客观研究方法,发展出特有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评价: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对传统心理学继承和发展,当代心理学表现出融合趋势。

5、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心理学所关注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6、个体心理发展规律:1)连续性和阶段性2)方向性和顺序性3)差异性4)不均衡性。

7、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被称为“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主张:

(1)强调自我成长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出生后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个体自我成长的需求希望能在环境中得到满足,但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要求与限制。(2)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健全的人格。

8、人类社会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9、意识的重要性:任何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就是人有意识。

10、意识的特征:能动性,目的性,自我意识。

11、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要研究人的意识经验;用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

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进程。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和控制行为。

12、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

主张:1)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区别主要是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逻辑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2)人类心理发展不能在社会环境以外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离开了教育也就无法实现。

3)在人类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维果茨基认为主要由三个方面。4)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念,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学习的最佳期限”。

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于别人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评价: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思想在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强调心理的起源受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对教学的依赖关系等,至今对的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13、教育促进心理发展是有条件的:(1)教育内容的正当性。(2)教育要求的适合性。(3)教育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4)教育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条件下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点:1)高等教育心理学反映了高等教育的特色,并为高等教育服务。

2)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就要遵循专业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从基础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转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再是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是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提供可以借鉴的学习指导和教学指导,以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

1)2024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教育心理学科诞生的标志。(2)出版过三卷本《教育心理学》(3)发表《双生子的测量》,出版《教育原理》和《智力测量》。

贡献:桑代克为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进行了大量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工作,也为行为主义统治教育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教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4)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5、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论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1)社会快速转型,现实问题复杂多变;(2)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3)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大学生在成长中获得的关注减少;(4)互联网的普及,开阔了视野,但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2、当代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表现:

1)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大学生重视知识的外在价值,忽视了知识的内在价值,没有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学习方式,造成了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片面发展和主体性发展的缺失。

2)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从理论上看,学生主体性发展既是大学教学的起点,也是确定大学教育内容、方法与进程的依据,同时又是大学教学的归宿。因此,大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程度的提高,既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

3)在师生关系中的主体性:1)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之间要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3、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1)从认知特征看,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2)从情绪特征看,情感强烈,积极乐观3)从人格特征看,个性张扬,渴望关注4)从信仰追求看,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5)从人际交往看,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6)从恋爱与性观念看,渴望与正视爱情,性态度呈现开放性特征。

4、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登峰、张伯源的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善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学习方面的问题、心理危机问题、恋爱与性的问题。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全体性原则: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

主体性原则:指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药尊重学生的主体特点,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异性原则: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预防、调治和发展相结合原则:应将发展大学生心理素质与预防调治心理问题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心理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7、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在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后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高校扩招造成师生比例下降,学生生活、学习保障的变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差缺少心理卫生知识。8、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1)开设心理健康课和心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建立咨询机构,开展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心理素质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学生心理健康的诊断和咨询。(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自我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净化学生的心灵,塑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同学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共同成长进步。(5)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的课程教学中去,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学科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把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6)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便于全面、及时地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想倾向,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在生活学习中采取积极的应对。

(7)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