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整理

发布 2022-10-16 20:47:28 阅读 2914

名词解释。

1、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规则、方式、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2、 元认知:对认识的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3、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4、 观察学习:通过对他人及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的某些新的反应,或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5、 归因:即归结行为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6、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7、 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8、 学习:广义上是指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指人类的学习。

9、 学习动机: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10、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11、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种行为而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12、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13、内化:在思想观念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相一致,自己认同的新的观念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

14、发现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自行发现新知,掌握原理原则。

15、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和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二、简答题。

1、简答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对学习种类的划分?

答: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计学习模式,即学习的层次理论,该理论将学习从简单到复杂分为八类:

1) 信号学习。在经典条件作用基础上形成,对特定的刺激信号做出特定反应。

2) 刺激---反应学习。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个体做出某种行为后,得到强化,所以行为再次出现并得到巩固。

3) 系列学习。又称“连锁学习”,将一系列的“刺激---反应”动作按一定的系列联系起来。

4) 言语联想学习。

5) 多种辨别学习。

6) 概念学习。

7) 原理学习。

8) 问题解决学习。

2、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答:前道德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之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因此,该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他律道德阶段,大约在岁,以学前儿童为主,这个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认识是遵守规范,只考虑行为结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因此,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自律道德阶段,始于岁,大约为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在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种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结果之外,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因此,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3、 简要归纳学习动机理论。

答:强化理论:一般来说,强化对学习动机起促进作用。

层次需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4、 操作性行为与应答性行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在于应答性行为必须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主动方面,另一方面为被动方面,主动方面的行为发生后,被动方面的行为随之发生,叫做应答性行为;而操作性行为只有一个方面,即主动方面的行为而没有被动方面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操作性行为占大多数。

第一操作性行为不注重先行刺激,而受控于行动的结果。

第二,应答性行为则是由先行刺激所引发。

5、耶基斯-多德定律。

答:表示的是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各种活动都有一个动机的最佳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6、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答:前习俗阶段:服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阶段: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阶段: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7、 简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答:问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知觉的特点、原型启发、自信心、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等。

8、 简答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目的的特殊性、安排的计划性、知识的间接性、过程的简短性、数量的丰富性。

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性。

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与形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培养,道德品质的提高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9、 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与方法。

答:提高学习自觉性;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合理使用记忆方法;合理组织复习。

10、简答影响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学生智力的活动水平;课题的性质;动机与情绪。

11、简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答: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2、发现学习的特点。

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

13、简答班杜拉社会学习观的观点。

答: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

三、论述题。

1、 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答: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改变传统的判定学习成绩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唐的问题。

欣赏学生表示出的具有想象和创造性的观念。

多夸奖学生提出的意见。

避免对学生做的事给予肯定的价值判断。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要解释理由。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发展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

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2、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对教育的启示。

答:生理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的需要,是应当最先得到满足的需要。

安全需要: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保障之后,即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又称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人们既希望受到尊重,又希望有自尊。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发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启示: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应注意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4、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进行有效地复习策略。

答: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策略: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复习发生多样化。

5、同化与顺应的关系。

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示或结构中,是量变的过程,不引起图示的改变或创新;顺应是改变主体的图示以适应客体的变化,是质变的过程,引起新的图示。同化和顺应是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同化意味着学生联系和利用原有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顺应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独立性和改造性。

6、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答:要运用启发式的教育,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通过直观教学提供感性材料,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多运用直观教学,对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提供变式,通过对比形成科学;通过知识的系统化与具体化,使学生有加深对知识结构的理解;理解知识必须在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指导。

7、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创设问题情境,实现启发式教育。

学习内容与形式的新异性:教学内容的新异性、差异性、悬疑性、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教学提供的信息量应符合学生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学习反馈:是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其作用体现为激发动机的作用和提供信息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反馈应该是及时的、充分的。

8、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答: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创设与应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9、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意义。

答:文化历史观: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作为动物进化的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和以符号转化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心理发展观:

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至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最近发展区思想;内化论:学生学习的主要是掌握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与自身的认知结构之中的过程。

意义: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要引导学生发展;启发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教学模式如:教学支架的概念,交互式教学模式、同伴合作模式和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等。

10、如何调适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

正视心里冲突的大量存在后,重要的是要善于调适,可以几方面努力:

第一教师在学***中用各种有益的知识,观念武装自己。

第二期望适度不断成功。目标是教师主客观适应的焦点,所以教师调适角色冲突,提高角色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情系学生。充满师爱,师爱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维系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教师要减少人际冲突。首先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乐交善处,开朗豁达,容人之短。

教育心理学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习与教育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 年龄,性别,文化差异 和个体差异 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差异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

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次考教师资格证,才复习教育心理学,自己总结的,跟大家分享,希望各位考友多补充多改错。另 谁有总结教育学的能分享一下吗?根据书里出现的高频各种教育心理学家及别的人物总结。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初创阶段,教育心理学之父 尝试错误说 联结学习理论 猫走 迷笼 实验,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

教育心理学整理

论述 50 1.班杜拉 与 自我效能 有关,如何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 自我效能感 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