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整理

发布 2022-10-16 20:44:28 阅读 3263

教育心理学。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2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2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1913~2023年,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大纲》,标志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

2023年,[俄]乌申斯基《人是教育对象》;

2023年,[俄]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

2023年,房东岳译、小原又一著 《教育实用心理学》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2、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

学科心理学发展,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优势;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

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

2023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3、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教师心理等领域,注重将学习与教学相结合。

4、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认知理论与行为理论的互补,东西方心理学的相互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反思、调节与建构,合作学习,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

2023年,潘菽的《教育心理学》,2023年冯忠良的《学习心理学》《智育心理学》,高觉敷等翻译索里和特尔福特的《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学生心理。

概念:1.图式(schema,scheme,schemata)(p33)

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图式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2.同化(assimilation),(p33)

个体运用既有图式处理所对之问题,也就是将新遇见的事物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3.顺应(accommodation),(p33)

在既有图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符合环境要求,主动修改其既有图式,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历程。

4.【维】最近发展区,(p39)

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间的差距。(前: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后:在**指导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p46)

指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 “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两个方面。(①是一种意识存在形式;②可认识及改造主客观世界)

6.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p50)

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构成的。g因素贯穿于所有的智力活动中,s因素只体现在某一特殊活动中(词汇、算术记忆测验等),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7.卡特尔: 流体智力。

g因素p51)

智力晶体智力。

s因素 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与基本过程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空间视觉感和推理能力等它是先天的,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3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逐渐减退。

晶体智力( crystal intelligence ):

是后天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词汇、一般信息、审美问题)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增长。

人在解决问题时通过投入流体智力发展晶体智力。

8.认知风格 (p58)

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特征:持久性、一致性。

选择:1.认知风格类型:(p58)

①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场独立型受环境影响小)

②反思型和冲动型 (反思型:深思熟虑;冲动型:很快回答)

③整体型和系列型 (整体型:整体解决问题;系列型:重点放在解决子问题)

2.诶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p43~44)

观点:①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于“性”。

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阶段(从出生~18个月左右)《信任对不信任》

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3岁)《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发展主动性阶段岁)《主动性对内疚》

变得勤奋的阶段岁~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8岁《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19~29岁)《亲密对孤独》

显示充沛感的阶段(30~60岁)《充沛感对颓废感》

达到完善的阶段(60岁以后)《完善对绝望》

问答:1:皮亚杰【瑞士】的认知发展理论:(p30~36)

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

研究主题: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发生认识论观点:

人的知识**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思维的基础。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有机体取得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有机体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智慧(思维)的本质: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儿童的智慧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理论基本观点:认知发展。

认知结构 :图式。

认知发展组织。

认知机能{ 同化。

适应{顺应。

认知发展(cognitive development )

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识和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发展是一单方向的、不变的程序,认知发展只会进步,不会后退某阶段的发展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p32~34)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觉(简单输入)和运动(简单输出)机能的发展。

婴儿主要以一种反射(reflexes)或先天的方式进行反应。

显著标志: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9~12月)

2)前运算阶段(2~7岁)

由于语言的发展,已能运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

思维相当原始,不能理解守恒(conservation)原理。

自我中心(无人听自言自语)

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小草疼得哭)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最大特征:去集中化(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联系,进行逆向逻辑推理但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类包含。序列和传递推理(序列:把很多根小棍按长度排序;传递推理:小明比小强高,小亮比小强矮,小明比小亮高。)

守恒。自我中心(self-centration)和去自我中心(decentration)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①能形成关于抽象事物与具体事物的心理表象并对这些表象进行操作能认识到二级关系(second-order relation),或者说关系之间的关系如猫狗之间哪方面的相似点在知更鸟和麻雀之间也具备?)

③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④能进行系统地思维。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maturation):有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生理基础。

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从对物体发出的动作中获得经验。这种经验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经验它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于动作而不是**于物体。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文化传递即社会环境也会加速或阻碍认知发展。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解释 控制 1.描述 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注 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2.解释 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注 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3.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描述解释 控制 1.描述 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注 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2.解释 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注 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3.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

心理学整理笔记

1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一 冯特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实验手段研究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构造主义 二 亚里士多德 论灵魂 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三 华生 行为主义代表,反对研究虚无的意识,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动物行为。1913年 四 弗洛伊德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