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笔记 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07:24:28 阅读 4164

教育心理学是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二级学科,它的主要对象是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的应用,具体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的需要,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指导。

作为心理学科——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使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纵深发展。

作为教育学科——研究如何应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去设计、改革、优化教育模式,以提高教育水平,加速人才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柏拉图的思想:知识即回忆。

亚里士多德:记忆三定律(相似律、相对律、邻近律)

洛克:白板说。

1)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1920)

202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心命名的专著,这时期形成了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

2)发展时期(1920—1960)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3)成熟时期(1960—1980)

西方教育心理重视为学校教育服务,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并兴盛,发展出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思潮出现。

4)深化拓展时期(1980—)

教育心理体系发展越发完善,研究越发深入,视角越发综合,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影响很大。

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

在研究领域上日益纵深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多元化。

研究国际化、本土化。

越发综合化和跨学科化。

学习和**是人类自虐的两种基本方式加菲猫。

广义: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的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

狭义:学生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1、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2、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3、学习发生之后将要引起行为的变化。

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学习是人类社会或个体进化和发展的推进器;

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可将学习分为:

动物学习:消极、直接经验、第一信号系统。

人类学习:积极、间接经验、第二信号系统。

机器学习 / 学生学习。

加涅根据学习的简繁程度提出八类学习,而后又修整为六类:

信号学习:学习对于某种信号作出特定反应,也即经典条件反射 (刺激—强化—反应)

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情景—反应—强化)

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连锁学习。

言语联想学习:以语言为单位的连锁学习。

辨别学习: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具体概念学习。

规则学习:了解概念之间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定义概念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组合去解决问题。

奥苏泊尔根据两个互相独立的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1 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讲授者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仅需“被动”接受这些知识。

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

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有意义学习:即死记硬背的学习,学生并没有理解新知识的含义。

机械学习: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人的学习存在不受学科限制的五种结果:

①言语信息: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是什么)

②智力技能:掌握概念、规则并将其应用于新情境,它是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怎么做)

③认知策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管理学习过程)

动作技能:学习者通过观察、练习掌握动作程序,并能发展熟练的动作技能。(包括一般动作技能和特殊技能)

态度:对人际交往的态度、对某些活动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它影响对行为的选择)

2)我国的学习结果分类。

知识学习(领会、巩固、应用)

技能学习(心智技能、操作技能)

行为规范学习(依从、认同、信奉)

四)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1)学习与认知发展。

(2)学习与语言发展。

(3)学习与情绪情感的发展。

(4)学习与社会性的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儿童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前的身心发展水平(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泛指学习者在学习前所具备的与学习有关的积极因素。与“成熟”相近。

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不能无视学习者成熟的条件或身心发展水平。

过分强调成熟在发展中的影响是片面的,无限夸大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妥的。必须承认成熟与教育是发展的两大因素,而这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复杂的相互作用着的。

除了身心发展水平以外,顺利而有效的学习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密切关系:

1 生活经验:丰富的直观经验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基础。

2 求知欲:儿童求知欲是入学准备的最重要课题。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也是学习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

(2)发展性教学。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于2023年提出。

五条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使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五)学习风格与教育。

1、学习风格的含义及特点。

(1)含义: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①学习策略: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的学习步骤成为学习方法。

②学习倾向:每一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的不同偏好,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

(2)特点。

①独特性。②稳定性。

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

2、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1)实施: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根据学习风格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是扬长策略:即采用与学习风格中的长处和学习者偏爱的方式相一.致的匹配策略。它能是学生学的更快、更多,但是却无法弥补学习方式或机能上的欠缺。

二是避短策略:即针对学习风格中的短处或劣势采取有意识的失配策略加以弥补。这种策略虽然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学习速度慢、学得少,难以理解所学得内容,但它的特殊作用在于它能弥补学生学习方式或机能上得欠缺或不足。

2)根据学习风格类型设计教学策略。

3)根据学习风格要素选择教学策略。

巴甫洛夫的狗狗、桑代克的猫猫、斯金纳的老鼠、苛勒的猩猩、班杜拉的宝宝、盲人的大象,学习理论是互补的而不是竞争的,他们是人类依靠本能或思维处理不同类型问题的不同途径。

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时间建立直接的联结过程。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联结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就能自动出现习惯反应。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实验中,如果将肉末放在一条狗狗口中或嘴附近,肉末可自动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在此,肉末被称为无条件刺激(us),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因为无需任何训练和经验而自动出现,被称为无条件反应(ur)。如果给狗呈现其他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反应,铃声被称做中型刺激(ns)。

如果将中型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配对呈现,中型刺激就能成为条件刺(cs),能够引起原先只有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也就是唾液分泌反应,这种反应叫条件反应(cr)。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消退现象:经典性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映强度会逐渐降低以致消失。

自然恢复:消退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

如果此时在条件刺激后紧跟无条件刺激,条件反应会得到最大限度恢复。

泛化: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作出条件反应。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以对有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进行的条件反应最易泛化。

分化: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能导致对非常特定的刺激反应。

不见兔子不撒鹰)

健康的心理也就是在泛化和分化间把握到合适的平衡点(——mj注)

高级条件作用: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就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型刺激结合,形成新的条件作用。

两个凡是: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得物理性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凡是能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第二信号系统。

3)华生对经典条件作用的发展。

通过小阿尔波特的实验,华生认为有机体的学习是指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

人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的s—r联结形成的。

4)经典性条件作用的教育应用#

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

帮助学生克服不利的习惯或性格。

让学生摆脱考试焦虑。

人的学习行为并非都是自动或无意的,人的绝大多数行为是自发的,人主动“操作”环境而产生各种后果。

1)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种刺激—反应联结,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自动形成的,不需要以观念作中介。

效果律: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会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减弱甚至淘汰。

练习律: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联结的力量,不练习则导致联结的减弱甚至淘汰。

准备律:学习者有准备而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或无准备而强制活动都会烦恼。

心理学考研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三人行心理学作者 三人行 教育心理学。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大不足,不仅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不够,而且对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中的心理学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逐步趋于深化,业已触及到了教育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等一些根本性问题,并由此带动了教育内部体制 教育目标体系 课...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1 研究原则 包括客观性 发展性 教育性。研究方法 第二章。1 1 加涅 学习记忆模型。a 加工系统 操作 b 执行控制系统。c 预期控制系统 动机 2 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a 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 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是通过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个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活动,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而有所表现。第一节学习概述。一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二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