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笔记

发布 2022-10-19 08:53:28 阅读 1303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1.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程序而稳定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个部分。

2.认知: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中所表现出来的感知,记忆,还有思维。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上方式上的变化,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和注意等心理因素。构成认知活动的多种因素是多层次和不同步的。因此,认识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多层次,多水平的发张过程,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认知发展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人格: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行为的特有统和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既受先天的影响,也受后天和环境的影响。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我们尤其要注意家庭以及早期经验对于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更改儿童的不良习惯,为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以及健康的成长环境,是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4.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的提高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5.守恒: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

守恒是指物体事物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恒定不变的。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仍能认识物体的某些特征(如数量,体积,质量)是不变的。如一个泥球无论你把它捏成薄饼形还是香肠形,它的泥量不变。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六七岁开始逐步获得守恒概念。

6.社会性发展;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自身的个性或者社会性。人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以便适应社会,或者说适应群体生活的特性。

所谓社会性发展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下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个体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且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个体从而更好地习得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7.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的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时人与人之极爱你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影响重大。

8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是心理层面上的学习风格成分,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取的不同方式。即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于是就形成了人们的认知方式的差异,如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9.图式;皮亚杰提出人们积极构建知识的途径,即通化和顺应。首先,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储存知识,图式是儿童对环境积极进行适应的认识结构。

人们在先天已有的简单图式上,后天在环境和教育之下又不断地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一般来说,人们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增加自己的图式。

10,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组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式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也是儿童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培养,需要把握四个环节;确定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目标,有效应用强化物,训练幼儿同伴交往的技能,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评价方法。

11.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通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知识与信息,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答案。

12.发散性认知方式;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的发散思维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了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概念。

13.攻击行为;是指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造成攻击行为出现的原子印主要有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面对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来加以改变,创造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去除攻击行为的奖励物,教育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情感,培养孩子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进行冷处理,引导有攻击行为的孩子进行移情换位,除此之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第三章学习。

1.学习;学习是指经由反复经验而导致有机体的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其实质有以下几种含义。

首先,学习的结果表现为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变化。其次,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比较持久的。再次,学习的发生是由反复经验所引起的。

最后,学习是一个行为变化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为变化的结果。

2.先行组织者;是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于2023年所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他在教学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原来的学习任务要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

3.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的类型包括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必备条件是;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备与新知识相联系的知识准备,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

4.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凡是能够增加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就是强化。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

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扬,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减少或者消失的时候,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负强化,即消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者是教师的处罚,一旦解除处罚,这时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消极强化。

负强化包括两种形式;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强化还可以分为立即强化和延缓强化,间隔强化和连续强化。立即强化的效果优于延缓强化,间隔强化优于连续强化的效果。

后效强化指的是行为之后的强化。

5发现学习;

6接受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要传授的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所以,在奥苏伯尔的观点中,接受学习分为有意义的和机械的,通常是人们所批判的接受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无意义的灌输式的教学,二奥苏伯尔所看重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7.惩罚和消退;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若及时使之承受一个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那么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降低甚至受到抑制,称为惩罚。当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时,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心理学考研笔记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中分化出来的二级学科,它的主要对象是教育系统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的应用,具体包括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发展的需要,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作为心理学科 研究 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的性质 特点及...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1 研究原则 包括客观性 发展性 教育性。研究方法 第二章。1 1 加涅 学习记忆模型。a 加工系统 操作 b 执行控制系统。c 预期控制系统 动机 2 发展与学习的关系 a 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 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是通过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个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 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活动,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而有所表现。第一节学习概述。一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二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