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后问题整理

发布 2022-10-16 20:45:28 阅读 1041

第1章绪论。

名词解释:1.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和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2.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其心理操作一步步进行,有明显的动态性。

4.认知过程: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过程,包括感觉(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5.情绪过程:当人认识周围世界时,他总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内心会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基于认知产生)

6.意志过程: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目的,按计划不断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状态。

7.心理状态(心理倾向):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会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是一个人在心理发展和过程中,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活动与特征的过渡(如认知过程中的注意状态、情绪过程中的心境、意志过程中的信心和忧郁等,需要、动机、价值观也属于此范畴)

8.个性心理(包含人格、气质、性格、能力、智力等):在个人知情意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即是人格。

9.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受一定个性倾向性制约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普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0.意识:当前正被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11.潜意识:不被觉知的心理现象。

12.刺激变量s: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包含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特征、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13.机体变量o:个体自身的特征,包含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14.反应变量r: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含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

15.描述研究:对心理与行为进行详细的描述,以确定某种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的特点。即只描述发生了什么,而不解释为什么。包含自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16.相关研究:探索考察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需要研究相关的性质与强度、相关与因果关系、伪相关与中介变量。

17.实验研究: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方法。需要考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对环境的控制,效果受实验者与实验对象的影响。

主要问题。1.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

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

揭示心理的规律:从现象的描述探求其规律。

揭示心理的机制:心理的内在工作方式,即心理的工作原理。

揭示心理的本性:涉及哲学的根本问题,如心理与脑、神经系统、社会实践的关系等。

2.简述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积极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带有个性的色彩。

第2章历史发展与主要流派。

主要问题。1.简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2.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第一,多种研究取向的综合:生物学取向、行为取向、认知取向、心理动力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社会文化取向、现象学(格式塔、人本主义)取向。

第二,分支学科繁茂发展。

第3章需要、动机、价值观。

名词解释。1.个性倾向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需要动机价值观是个性倾向性的具象。

2.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失或不平衡状态,是人类活动的源泉,行为的基本动力。

人的需要越是强烈,越是迫切,它所引起的活动动机就越是强烈。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又不断产生新的需要。

3.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

所有生物体都会趋向或回避某些刺激,但是处于静态的需要并非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该活动时,需要才会成为动机。

3.内驱力: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动力。也是一种内部状态,是对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做出的反应。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4.诱因: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刺激。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自我实现。6.价值观:

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是一种多维度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它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个体对这种目标价值看得越高,动机就会越强。

7.兴趣: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8.信念:人对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

9.理想:符合客观规律的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象。

主要问题。1.需要和动机如何分类?

所有生物体都会趋向或回避某些刺激,但是处于静态的需要并非动机,只有当愿望或需要激起人进行活动并维持该活动时,需要才会成为动机。

2.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关系怎样?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3.需要的特征是什么?

对象性:任何需要都有一定指向性。

紧张性:在需要状态下,人会产生紧张感。

驱动性:需求出现后,驱使个体活动以满足需要。

起伏性:需要产生后,时而活跃,时而潜伏,如饥饿。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要点?

1)优势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整体,哪种需要浮现于人的意识之中,就成为当前的优势需要,并支配人的意识生活,成为行为组织的中心。

2)需要满足顺序:需要分高级与低级,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但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3)需要的力量:需要的层次低,力量就强,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力量减弱。

4)需要的满足与健康:低级需要又叫做缺失需要,其满足与否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而高级需要又叫做发展需要,它的满足则可以使人更健康,更有活力。如果没有出现此需要,人通常会出现“衰变综合症”,最后陷入麻木、绝望以致于精神错乱。

5.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积极:把需要看成是按优势先后出现的组织系统。对于理解和**人类需要动机之间各种相互作用有很大影响。在教育、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问题:似本能概念将人的生物与社会属性混淆;早期认为自我实现时少数人到达的层次;高级需要难以越过低级需要推动越过低级需要推动人的行为;研究方法采用现象分析和描述,有所进步,但缺少科学依据。

6.各种动机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a.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动机理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基本动机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推动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按照各自的原则行事,但最终需要相互妥协、组织而形成行为。

人的两类本能:1.生的本能:生命的保护与增进,一切愉快活动的动力。2.死的本能:对内的自残、自杀;对外的攻击、破坏等。

b.驱力动机理论。

武德沃斯的驱力概念:是个体由生理需要(食物,水,性等)引起的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做出行为以达到需要的满足,以消除紧张,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赫尔的内驱力理论(hull):需要产生内驱力(动机),内驱力激起个体行为;而且内驱力的强度一般可以根据剥夺的时间来衡量。要产生行为,就必须降低需要或由需要产生的内驱力;要形成习惯,还必须同时出现相应的诱因。

学习(行为)的获得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因而又称为内驱力降低理论。

c.认知动机理论。

弗洛姆(vroom)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动力是由行为的效价与期望强度共同决定的。即:

f=v*e(其中f是指行为的力量;v指行为对个体的价值即效价;e指个体对行为的主观期望概率即期望强度)

动机的归因理论: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

韦纳:在海德归因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稳定性维度,其模式如图:

第4章意识与注意。

名词解释。1.焦点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能够清晰觉察到的意识。(有意识)

2.边缘意识:对于刺激模糊不清的意识。(鸡尾酒效应)

3.下意识:不在焦点意识中,未被注意到的信息在觉知的此水平上起作用。

4.非意识:从来不能觉察到的活动水平,如内脏活动。

5.前意识: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很容易意识到的经验。如关于语言、运动的知识。

6.无意识:不能清楚地觉知,只能部分知晓的心理现象,如心跳、做梦。

7.潜意识:某些记忆、冲动和欲望无法进入意识,这些心理事件就属于潜意识范畴。

8.自我:个体意识中关于自己的基本特征的一个总的观念、图式或框架。包括“i”和“me”。

9.自我意识:对自身及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

10.意识流:意识并非心理元素,而是有选择的动态的不连续的整体,是积累性的而非再发性的。

11.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在注意基础上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将外部刺激转变成内部表征。注意是伴随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状态,是属于心理状态,而非独立的心理过程。

12.选择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

13.集中性注意:我们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包含警觉与搜索)

14.分散性注意:个体能够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15.不随意注意:实现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6.随意注意: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有意后注意: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转无意注意)

18.内源性注意:自上而下,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也称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19.外源性注意:自下而上、自动发生、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也称刺激驱动注意。

20.过滤器模型:注意受信息加工系统结构限制,主要关注过滤器多少、位置和加工原则。

21.资源限制模型:该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智源,而且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智源,那么注意还可以指向另外的任务。

22.双加工调节模型:奈瑟把早期选择模型和晚期选择模型加以综合,提出了一个包含前注意自动加工和注意(控制)加工的双加工模型。

前注意的自动加工快速、平行发生,这种加工能觉察非注意信息的物理特征,但不能辨认出意义或相互关系。

心理学重点问题整理

第一章。什么是心理?如何理解心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 表现和发展的。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第三章。什么是注意?影响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注意是...

西方心理学史课后问题

第三章心理学的建立与内容心理学。1.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心理学为什么起源于德国,德国在心理学独立过程中的贡献。德国人的性格特点起什么作用。2.心理学早期独立的条件和研究者的方法及启迪。3.实验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4.阐述冯特创立心理学的背景。5.论述冯特的心理学体系。6.如何理解冯特心理学的特点?7.冯...

西方心理学史课后问题

为了方便同学们独立学习的需要,整理出如下问题,以帮助同学们学习和思考。苏堪宇。第一章。绪论。1.西方心理学史的涵义和学科性质。2.西方心理学史的学科地位。3.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4.意识经验心理学的发展线索。5.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方法。6.新史 编纂观的意义。7.西方心理学史编纂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