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2. 最简单的认识过程——感觉。
3.认识过程是情感、意志过程的基础。(知之深,爱之切)
4. 反之,情感、意志过程又能巩固和深化人的认识过程。
个性心理:1.包括三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2.以个性倾向性为方向,以个性心理特征为表现,以自我意识为调控的有机的个性心理的整体。
3.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最活跃因素/需要是基础/信念世界观居最高层次)
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5.自我意识是个性心理的调控结构。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知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自尊心等。
7.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注意,它不属于某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属于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注意。
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心理学的任务:(简答)
1. 研究心理和脑的关系(心理是脑的机能)
2. 研究心理现象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 揭示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
4. 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5.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简答)
1.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2.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简答)
1. 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2. 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企业)
3. 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医疗)
4.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学校)
第二节。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3.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二元论/心身交感论/情绪论。
4. 休谟的人性论。
5. 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别人没有认同,不是独立标志),《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主张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
6. 2024年,英国心理学家a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7.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完成。2024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
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外界认可)
8. 冯特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1.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论断。
2. 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于2024年完成《医林改错》。他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
3. 2024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1. 构成现代科学体系有三块基石,这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
2. 凯达洛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科学的三角形”理论。
3. 现代心理学处于一系列科学的结合点上,它既属于自然科学,又属于社会科学,是一门涉及多种学科内容的边缘学科。
4.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人心理活动(判断)
心理学的结构体系:(简答)
1. 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分支。
2. 研究不同主体心理活动规律的分支。
3. 研究不同社会实践领域中人的心理规律的分支。
4. 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的分支。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
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的态度)
2.系统性原则(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
3.发展性原则(坚持发展的观点)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对被试的外部表现及发生条件有目的地观察来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按时间划分,长期观察法/定期观察法。
按内容划分,全面观察法/单项观察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从而研究其规律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科学的心理观。
第一节。唯心主义的心理观: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灵魂是可以离开肉体而不灭的无形实体,是世界的本源。)
2. 英国的大教主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3. 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
4.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人的思维和理性认识都是宇宙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1.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况,范缜等都持这种看法,他们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
2. 机械唯物主义拉美特利。
3. 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把心里比作机器的功能,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应(简答)
1.即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3.心里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
第二节。1. 我国清代医生王兴仁清任早在2024年就指出脑与心理的关系。
2. **生理学家谢切洛夫在其著作《脑的反射》一书中,把脑的全部活动解释为对事物的“反射”。
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1. 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2.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发出的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
4. 每个神经元在结构上是独立的,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5.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传导冲动功能依靠突触传递完成。
6. 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7. 周围神经系统由 12对脑神经 31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
8. 脑神经由脑发出,主要分布于头、面部,与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有关。
9. 植物性神经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0.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有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之分。
11. 低级中枢包括骨髓,脑干,间脑和小脑四部分。
12.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13. 脑干由延脑,桥脑和中脑组成。(你不要延着桥中间走,****!)
14. 脑干有“活命中枢”之称。
15. 间脑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被大脑所覆盖。间脑又是情绪反应的较高级协调单位。
16. 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随意动作、调节肌肉活动、保持躯体平衡。
17.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是大脑,其中最高级的部位是大脑皮层。
18. 大脑皮层是人类心理最直接、最高级的物质基础。
19. 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机能。
20. 额叶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最晚的部分,然而却是最发达的部分。
21. 枕叶主管视觉。 颞叶主管听觉和嗅觉。
22. 大脑皮层相应的出现了语言运动中枢、语言听觉中枢和语言视觉中枢。
23.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而言的。
脑的机能:1. 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全部反射活动都是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规律性活动的结果。
2. 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扩散和集中②相互诱导。
3. (m)反射与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
4. (t)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
5. (t)反射弧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6. 反射分做两种: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
7. (m)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遗传而来的本能反射。
8. (m)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后天活动中,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
9. 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
10. 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巴甫洛夫。
11. 巴普洛夫认为,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强化”。
12. (t)巴普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
13. (t)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对白鼠的研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概念。
14.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刺激到反应的过程,操作性条件反射则是反应到刺激的过程。
15.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16. 第一信号系统以无条件刺激物为基础。第二信号系统则以条件刺激物为基础。
17. 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行为的最高调节系统。第二号系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系统。
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
第三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简答)
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人的心象。
3.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第三章注意与组织教学。
第一节。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t)
1. 适应性运动出现。
2. 无关动作停止。
3. 呼吸变的轻微而缓慢。
第二节。1.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2.(m)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3.(m)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4.(m)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m)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做更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简答)
1.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2. 人的主观状态: 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
人的已有知识经验。
人对事物的期待
人的精神状态。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简答)
1. 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
2. 合理的组织活动。
3. 稳定的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支柱。)
4. 坚强的意志力。
第三节。1. (m/t)注意的范围(指向性):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有限时间内所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数量+时间)
2. (m)注意的稳定性(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持久的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双关图:注意的起伏)
3. (m)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上的特性。(一手画圆,一手画方)
4. (m)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及时主动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特性。
心理学整理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 社会心理 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2.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3.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
心理学整理
心理学。一 心理学的概念。一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 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二 人的心理现象。一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 喜 怒 哀 惧等 意志过程 克服重重困难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二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和世...
心理学整理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1 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学生的注意范围。如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养成无人监管 无人监督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的细致程度。3 培养学生加强练习的习惯,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