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5.简述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二,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第三,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6.简述发现学习的特点 :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部动机,而不是外部奖励;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7.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②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③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14.简述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0. 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1)区别:
从性质上说,技能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从范围说,技能有特定性,能力具有普遍性。(2)联系:
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
26.在启发式法问题解决中常用的方法有 :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和类比法。
31.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适宜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个性的塑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接受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独特性、提供榜样);创造性思维策略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训练、学会容忍模糊性、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37.如何让进行有效的说服 :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宜用正面观点;以情动人,赋予情感色彩的说服引起兴趣,充分利用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考虑学生原有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不要急于求成。
38. 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情感成分: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行为成分: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行为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44.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确定学生原有基础、分析使能目标、分析支持性条件。
45.群体动力包括 :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
57.教师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想象和激励的倾向性。
总之教师的良好的人格品质,既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a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并干预学生d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2.简述帮助中学生建构积极自我意识的措施 :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4.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5.简述联结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a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塑造)b消除不良行为(餍足、代价、结合消退和强化) 。
8.简述怎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设置合理的目标;进行归因训练。
9.试述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任务更有趣;引发认知冲突;合理使用表扬;合适的反馈。
10.简述迁移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11.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措施 :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12.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相应的背景水平、原经验的组织性、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
1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15.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用好正、反例证;正确运用变式;自觉地概括;科学地进行比较;自觉地进行概括。
16.简答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诊断错误观念、引发认知冲突、理解新观念、应用新观念、反思观念转变过程。
17.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18.简述心智技能的特点 :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③结构具有简缩性。
19.技能的作用 :调节和控制动作;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前提条件;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
20.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1.简述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 :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2.简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练习、应用的机会。
23.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4.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25.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和表征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28.简述怎样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学生运用策略;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以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29.简述高创造性者的个性特征 :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
30.简答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
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低智商者不可能具有创造性;高智商者可能高创造性,也可能低创造性;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2.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
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33.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34. 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35.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36.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
39.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乐观;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40.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预防精神病症,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4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42.简述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43.简述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艾里斯理性情绪**)。
45.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46.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班集体的特点、对教师的期望 、学生的责任感。
47.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48.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9.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50. 简述教师的主要角色: 知识的传播者;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
教学的研究者。
51.简述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52.简述专家型教师需具有的主要知识: 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的教育学知识;特定内容的教育学知识。
53.简述专家教师的一般特征: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教育心理学整理
教育心理学知识整理。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习与教育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 年龄,性别,文化差异 和个体差异 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需要差异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的组织教学,教...
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次考教师资格证,才复习教育心理学,自己总结的,跟大家分享,希望各位考友多补充多改错。另 谁有总结教育学的能分享一下吗?根据书里出现的高频各种教育心理学家及别的人物总结。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初创阶段,教育心理学之父 尝试错误说 联结学习理论 猫走 迷笼 实验,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
教育心理学整理
论述 50 1.班杜拉 与 自我效能 有关,如何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 自我效能感 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