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错题整理

发布 2022-10-16 20:38:28 阅读 6973

《教育心理学练习册》前三章重点易错题。

1、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

d.教学过程。

2.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精神分析。

3.自我意识的第2次飞跃发生在( )

a.更年期

b.幼儿期

c.青年期

d.青春期。

4.关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

a.“最近发展区”是对“量力性原则”的重大冲击。

b.良好的教学应当看重儿童发展的未来。

c.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是对维果茨基学说的继承。

d.依靠智力测验确定儿童当前智力水平就能确定他的发展状态。

5.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由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持上述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奥苏贝尔

d.勒温。6.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近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

b.超出目前解决问题的水平

c.出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水平。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

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a.思维的可逆性。

b.具体逻辑推理。

c.去自我中心。

d.守恒概念的形成。

多选)8.皮亚杰把人的认识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下列属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心理特点的有( )

a.命题思维能力。

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c.具体思维能力。

d.自我中心。

多选)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自我中心性。

b.不可逆性。

c.守恒性。

d.刻板性。

e.抽象性。

多选)10.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 )

a.获得了守恒概念。

b.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

c.可进行逻辑运算

d.思维具有可逆性。

多选)11.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感。

b.自我的分化。

c.独立意向的发展。

d.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多选)12.教师通常是最适合和最有可能帮助学生获得同一性的人,要想让青少年接受教育建议从而建立良好的角色同一性,应做到( )

a.像家长一样把中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

b.不要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

c.给以明确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d.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

13.避免教学中的性别偏向有多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男女生同样多的注意,对男女生的提问次数、问题性质要差不多,对男女生所给予的反馈质量、数量也要相当。

这里讲的是( )

教学材料和语言方面。

b.学科和兴趣方面

c.课堂管理和活动方面

d.课堂教学和互动方面。

14.让儿童先去玩体能体现数学概念的具体游戏,然后再接触完全符号化的概念。这是( )

a.外显学习

b.内隐学习。

c.程序性学习

d.技能学习。

多选)15.下列属于真实性学习活动的有( )

a.设计学院**主页

b.指出一组句子中对人物心理刻画的字词。

c.拟一份科研训练计划书。

d.填写一份调查问卷。

16.“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这句话来自(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加涅 d.维持罗克。

17.“学习是人类倾向和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这是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

a.希尔加德

b.加涅 c.潘菽

d.邵瑞珍。

18.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有( )个。

随意访问教学②情境教学③支架式教学 ④问题教学。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多选)19.以下列举的各种情形,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作用的是( )

a.花粉过敏

b.一想到工作就犯愁。

c.听到“禽流感”就害怕

d.网瘾。多选)20.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有( )

a.安全 b.拥抱

c.做游戏

d.奖励积分。

多选)21.信息加工理论对实际教学的启示是( )

a.在呈现重要的教学内容前,要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b.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c.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选择编码。

d.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学习的内容,增强记忆。

多选)22.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提出的意义学习具有如下特征( )

a.学习者整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b.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c.学习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d.学习由学生自我评价。

多选)23.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 )

a.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b.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

c.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d.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多选)24.奥苏贝尔认为,要完成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学习者必须具备整合新旧观念的能力。

b.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c.学习者认知机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d.学习者必须具有学习的心向。

25.运用强化激发外部动机的前提是( )

a.知道强化与被强化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b.必须是正强化。

c.强化要及时

d.强化是权威人物给的。

多选)26.动机的功能有( )

a.激活功能

b.调整功能

c.指向功能

d.强化功能。

多选)27.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屋”

c.读书是一种乐趣。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8.学习策略掌握的标志是:(

a.不仅了解一般的学习策略,还知道具体学科的学习策略。

b.会使用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等高级策略。

c.能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

d.可以使用监控策略来确定自己选用策略的有效性。

29.学校作业越难,学习就越有效。有了这样的训练,会使小学生在以后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体现的是( )的基本观点。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括说。

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

30.某学生学会了学习d检验之后,也能够在f检验中采用d的检验步骤进行解题,这是学习过程中的( )

正迁移 ②水平迁移 ③顺向迁移 ④自迁移。

a.②③b.①④

c.①②d.①②

答案:1——5:b、a、d、a、b

6——10:c、d、ab、abd、acd

11——15:abc、bcd、d、b、ac

16——20:a、b、d、bc、bcd

21——25:abcd、abcd、abcd、bcd、a

26——30:abcd、abd、c、a、d

教育心理学练习册》(后三章重点易错题)

1、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a.概念转变。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整合。

2、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长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属于( )知识。

a.陈述性。

b.条件性

c.程序性。

d.策略性。

3、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核心是( )

a.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b.概念的实际应用。

c.向学生提供概念的例证。

d.学生自己建构对概念的理解。

多选)4、为了使学龄前儿童更好地掌握“树”这个概念,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条件,包括( )

a.教儿童掌握“树”这个词。

b.把“树”这个词和各种各样真实的树相结合。

c.引导儿童对各种树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d.把共同点加以系统化和概括化,以形成普遍的概念。

多选)5、改变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上位学习

d.下位学习。

多选)6、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知结构。

7、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地打字。这是动作技能形成标志中的( )

a.意识调控减弱

b.能利用细微的线索。

c.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d.在不利的条件下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

多选)8、动作技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技能之一,其发展的重要特点是( )

a.熟练化。

b.重复性。

c.力量性。

d.自动化。

9、某个年龄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此时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

a.他律期

b.自律期。

c.自我中心阶段

d.前道德阶段。

10、关于科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a.道德发展是整个认识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发展的过程。

b.社会发展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

c.前习俗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

d.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

多选)11、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曾详细分析了构成道德行为过程的成分,其中包括( )

a.解释情境。

b.作出判断。

c.决定道德行动计划。

d.执行道德行动计划。

12、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就是( )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明确问题。

d.分解问题。

13、根据信息加工观点,( 就是对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错题整理

1.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就是双趋冲突。2.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3.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本能理论提供了支持 劳伦兹 4.加涅提出了积累学习模式。5.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

如何错题整理 教育心理学专业

整理错题。1.错题常见类型。语法知识 包括动词时态,名词单复数,词性误用,固定搭配和混淆等,这类错误往往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需要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忽视语境 完形填空中的常见错误就是忽视语境。完型填空是根据格式塔心理学设计出来的主要需要联系上下文。在进行整理时归纳为一类即可。理解错误 阅读...

教育学心理学易错题整理

1.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2.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