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心理学还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心理、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
2.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3.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4.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感知与思维是两个不同水平的阶段。
5.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人的个性心理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6.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7.个性心理特征: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统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之分,气质有好动与喜静、暴躁与温和之别,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等。
8.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9.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10.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11.神经元一般包括: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中间)神经元。
1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
13.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14.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反射是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15.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根据条件刺激的特点,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是人和动物共同拥有的;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16.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或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17.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决定人的心理;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18.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9.2024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0.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
21.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由**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22.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主张研究意识,但将意识看成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据此提出了“意识流”的概念。
23.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被西方心理学称为“第一势力”。
主要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2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25.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是该学派对心理发展的重要贡献。
2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27.现代认知心理学以2024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8.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9.注意的特点: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30.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1.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3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客观);人本身的状态(主观)。
3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组织活动、对兴趣的依从性、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5.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36.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37.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38.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注意对象的特点;有无坚定目的;个人的主观状态。
39.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动摇),一般为秒至12秒。
40.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41.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2.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4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4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45.比较常见的感觉分类,是从感觉器官的角度来划分,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指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个别属性,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46.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4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而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48.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取决于该刺激的强度,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和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种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相互作用,它有两种形式:
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49.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50.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51.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视觉后像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彩色视觉一般是负后像。
52.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53.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紫色给人以高贵、红色给人以热烈感觉。
54.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知觉与感觉的关系: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食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而且依赖于人的过去的经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制约;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56.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57.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
动景运动(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诱发运动(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自主运动(点燃一支烟头看到光点在动)、运动后效(由运动转向静止,静止的物体反方向动)。
58.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59.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60.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心理学整理
心理学。一 心理学的概念。一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 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二 人的心理现象。一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 喜 怒 哀 惧等 意志过程 克服重重困难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二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 需要 动机 兴趣 信念和世...
心理学整理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1 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学生的注意范围。如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多种技能。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养成无人监管 无人监督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的细致程度。3 培养学生加强练习的习惯,提高学生...
心理学整理
压力与心脏。反应快 好竞争 固执 粗心 有时间观念 动机强 好斗和易怒的人称作a型人格,随和的人称为b型人格。a型人易患心脏疾病的原因至少有两个 一 他们吸烟多 睡眠少且多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二 气质类型。在烦恼 面临挑战或失控的情况下,a型人格个体反应更强烈,荷尔蒙分泌增多 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