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如何理解心理?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大脑的机能,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表现和发展的。
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法。
第三章。什么是注意?影响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1、刺激本身特点2、人的主观特点。
有(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主要因素1、对活动目的的认识。 2、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3、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4、生理与情绪状态。 5、意志品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根据注意规律有效的组织教学?(尤其是无意注意)
一)在教学组织中要区别对待各种注意。
1.无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巧妙利用的对象。
无意注意在教学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是消极的干扰作用,二是积极的组织作用。巧妙利用无意注意就在于,根据无意注意发生的规律,着重控制有关刺激物的特点,以尽可能地引发具有积极组织作用的无意注意和排除具有消极干扰作用的无意注意。
具体表现在:(1)排除因无关刺激的干扰所引起的学生注意分散,或运用无意注意将已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教学上来;(2)在教学中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交替使用,发挥无意注意不易疲劳的长处,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3)运用无意注意引起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难点等)的集中注意。
2.有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主要依靠对象。
教学活动是一个按计划、有系统、分步骤进行的严格控制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按规定程序接受规定的内容,进行规定的认知操作,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主要依靠学生有预定目的、能随意调节的有意注意。要根据有意注意维持的规律,充分利用影响有意注意的有关因素,以尽可能保持其高度的集中与稳定。
3.有意后注意是教学组织中争取发展的对象。
由于有意注意容易引起疲劳,所以,一个积极的教学策略就是尽可能争取发展学生的有意后注意,使学生的注意活动既能保持明确的、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指向,又能消除因意志努力所造成的疲劳。这时,学生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和压力,感受到了教学所固有的魅力,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学习仿佛成了一种享受。可以说,能否使学生经常处于有意后注意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艺术性。
关键是培养兴趣。
二)在教学组织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注意品质的作用
1.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注意品质的各种因素。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讲解新知识时需要有高度的稳定性,阅读文章时需要有较广的注意范围,边听讲边记笔记又侧重于注意的分配,课与课之间的转换侧重于注意的转移……,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发挥优良的注意品质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的注意品质的干扰作用。
2.教学组织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品质上的特点。
一方面,要利用好学生注意品质上所表现出的潜力(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注意品质上尚存的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如,中学生已能适应一整节的授课,但其注意稳定性受兴趣影响,所以在进行一整节的授课时,更要注意教学本身的吸引力。
第四章。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举例说明感觉的现象有哪些?(概念)
感觉后像:在刺激停止作用于感觉器官后,产生的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称为感觉后像。在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灯的一个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以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形象,出现在光亮背景之上,这就是负后像。
感觉适应:感受性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当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时,一开始除了屏幕什么也看不清,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能看清楚黑暗中的物体,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一个灰色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的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上的显得亮些;同一个灰色圆环,放在红色背景上的显得带绿色,放在黄色背景上的显得带蓝色。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一般趋势是对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其它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痛刺激、某些嗅觉刺激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
2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人的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
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性质的现象。
红、橙、黄等颜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被称为“暖色”;青、蓝、紫等颜色,给人以寒冷的感觉,被称为“冷色”。
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1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影响知觉理解的因素:1、言语指导2、生活经历。
3、社会文化。4、价值观。5、情境。
6、实践活动的任务。7、对知觉对象的态度。8、心向(定势)。
4知觉的恒常性。影响知觉恒常性的因素: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视觉线索有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怎样正确使用直观 ?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三种直观形式必须相互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言语与实物、模象直观结合的有三种方式:(1)言语在形象前,主要起动员与提示的作用;(2)言语与形象交叉或同时进行,言语主要起引导观察、补充说明重点与难点的作用; (3)言语在形象的后面,主要起总结概括或强化的作用。
2.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刺激的强度适当,不应太强或太弱。
视觉刺激中距离上接近或形态相似的部分,听觉刺激中时距接近的各部分,都比较容易成为一组知觉的对象。因此,教学中的板书、绘制挂图,要注意拉开距离或用不同形状和颜色表示不同的对象;老师讲课语调要抑扬顿挫,不能平铺直叙。
3.教具同周围的背景应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颜色、形状、声音强度等方面的不同,使教学对象易于被学生感知。
4.尽量多采用活动性的教具。
通过活动性教具如**、动画使教学内容,容易为学生所感知、所理解。
此外,运用直观教具目的要明确,呈现时机适当,距离得当。利用变式分化概念,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性。
第五章。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也可以说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如何分类的?
一)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意识)
二)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性质)
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把记忆分为:
三)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什么是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哪些因素影响识记效果?
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在对事物还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仅仅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指在对识记对象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识记材料经智力加工所进行的识记。
识记的目的、识记的态度、材料特征、加工深度、理解程度、识记方法。
什么是遗忘?遗忘规律是什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实践意义是什么?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这个规律对我们的学习、记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很难保****达到永久记忆的程度,谁也不能否定“学习必须复习”,那么,怎样复习才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呢?我们总结了最简单的复习间隔方案,那就是“翻翻规则”,在学习之后的第1天、第2天、第4天、第8天、第16天、第32天,安排复习,以后有时间一个月复习一次。
不过,要求每次复习都要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如何减少和避免遗忘?
一)做好信息编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获得的信息在头脑中是按照某种方式组织的。如果出现遗忘,则往往是检索困难造成的,即提取的线索不清和知识网络组织不好。
因此,要增进记忆效果,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信息编码。
二)提高加工水平。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可使信息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保持效果得到提高,而且在提取这些信息时也可获得较为深刻的线索,从而有助于回忆。在意义学习中,我们对材料进行分段、总结段意、类比,记笔记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回答提问,找出新信息与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加例证,补充某些细节等,也都属于这种策略。
三)适量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指所学材料达到刚刚成诵以后所追加的学习。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阻止遗忘的进程。一般来说,过度学习量以控制在50%左右为佳。
四)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记忆比依靠单一感官进行记忆的效果要好得多。
宋代学者朱熹强调读书要“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5)合理复习。
1.及时复习:复习须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
2.复习多样化。
3.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连续地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而有一定时间间隔的复习称为分散复习。一般来说,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4.恰当安排复习内容。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其次,要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再次,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多加强复习。
5.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采用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不但能及时看到成绩,增强信心,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和错误,予以纠正。
使复习更具针对性。
第六章。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是如何分类的?
一)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分类分: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二)根据思维活动进程中是否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推导分: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三)根据思维活动探索答案的方向分: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四)根据思维结果分: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什么是问题解决?分析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心理学重点整理
心理学重点。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 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表情 动作 言语 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条件反射 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心理发展 广义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狭义是...
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导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感觉 知觉 想象 思维 记忆。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价值观。个性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心理学的性质 既是一门自然学科,也是一门社会学科。科学心理学时期 1879年 冯特 德国莱比锡大学 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
心理学课后问题整理
第1章绪论。名词解释 1.心理 心理是脑的机能和脑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2.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 发展 规律的科学。3.心理过程 认知 情绪和意志。其心理操作一步步进行,有明显的动态性。4.认知过程 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过程,包括感觉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知觉 记忆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