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6 05:23:28 阅读 1399

四、品德心理。

我国古代教育家不仅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特别重视品德及其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发掘这方面的遗产,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品德的心理分析。

在道德认识方面,古人十分重视道德观念、道德原则的掌握。孔子把“闻道”看作比什么都重要,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亦”《论语·里仁》。

孔子在《论语》中对“仁”、“义”、“忠”、“恕”、“孝”、“悌”等道德观念都做了具体的解释,并要求**切实加以掌握。孔子的后代子思把“慎思”“明辨”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善恶、是非、美丑的鉴别能力。在儒家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后来逐渐把道德规范用伦理纲常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在道德情感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家讨论比较多的是“欲”。孔子主张,“欲”不能与“仁”相悖。他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孟子主张“寡欲”,他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认为“欲不可尽”,因而主张“节欲”。

在道德意志方面,孔子主张“博学而笃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③论语·子罕》。荀子把意志看作是产生合乎道德的荣誉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认为,孔子所以名垂后世,与他的诚意于意志有很大关系。

在道德行为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家特别强调要用道德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张躬行实践,严于律己。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④论语·述而》。这里不仅强调道德行为的重要,而且主张人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孔子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③意思是说,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

二)品德修养方法。

1.择善。在品德修养方面,孔子重视模仿学习。

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他主张在交往中,要注意选择益友。

孟子强调选择朋友主要看其品行。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存挟也。

”《万章下》。意思是交朋友不要看人家是否有钱、有势,而要看是否有良好的品德。

2.积善成德。

孟子主张,品德修养要靠日积月累,不能一曝十寒。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水不积满不会向外流,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象流水一样,不象流水一样,不达到一定程度不会通达。

荀子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作比喻,说明在品德修养上每个人都应当是逐步积累的。他说:“夫尽小者大,积微者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荀子·大略》。意思是无数小的积累而成大的,把微不足道的积累起来可以成为显著的,道德修养达到润身、行尽的程度,就会享有很大的声誉。

3.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人不怕有过失,关键在于知过必改。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论语·卫灵公》。孔子反对文过饰非,主张“过则勿惮改”。孟子十分欣赏子路“闻过则喜”的态度,强调要学习大禹闻善言则拜和大舜“乐取于人为善”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4.反问内省。

孔子强调,在品德修养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孟子主张经常反躬自问。荀子强调既博学又能经常反省自己,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他说:“君子博学而曰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都很重视德育,并把它放在教育的首位。虽然他们所倡导的德育内容在许多方面同我们今天是格格不入的,但就其重视品德学习这一点来说,还是值得肯定的。在品德学习中,他们强调“讲明义理”,掌握道德概念;主张用“诗”与“乐”来陶冶道德情感;重视道德意志的作用,强调“志于道”、“志于学”,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意志锻炼的方法;特别强调“笃行”,躬行实践。

此外,为了加强道德教育,他们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对我们研究品德心理和道德教育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中学心理学

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 d 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2.用小猫逃出迷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c a.苛勒b.巴甫洛夫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a.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b.教学的心理规律c.学与教的心理...

中学心理学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b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2.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d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3.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a 来摸清学生的...

心理学 中学 试题

浙江省2008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心理学 中学 真题。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心理学 p3 2.韦伯定律 p47 3.学习 p99 4.投射法 p208阅。5.去个体化 p239 6.自我意识 p307 7.信度 p148 二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