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一)识记。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
二)理解。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2、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三)应用。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二、认知过程。
一)识记。1、感觉的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后效;
2、知觉的概念、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错觉;
3、注意的概念和特点、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注意的起伏现象、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
4、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保持、遗忘、再认、有意回忆、无意回忆、追忆、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记忆的几个品质;
5、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思维的种类、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
6、问题解决的概念;
7、想象的概念和种类、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
8、言语的概念和特点;严于的感知与理解。
二)理解。1、感觉的种类;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3、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5、知觉的特征;
6、影响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的条件;
7、影响识记的因素;
8、思维的过程;
9、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0、问题解决的阶段;
1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2、创造想象对活动的意义;
13、言语的种类。
三)应用。1、运用感知觉的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2、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3、运用记忆和遗忘规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4、联系实际说明机械识记的必要性和意义识记的优越性;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必要的遗忘;
6、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7、结合学生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8、根据言语感知与理解的特点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情感和意志过程。
一)识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2、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3、意志的概念与特征;
4、意志品质。
二)理解。1、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2、意志行动的过程。
三)应用。1、根据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谈谈如何调节人的情绪;
2、谈谈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四、 人格心理。
一)识记。1、人格的概念与特征;
2、需要的概念;
3、动机的概念;
4、气质的概念;
5、性格的概念;
6、智力、创造力的概念;
7、智力的结构、创造力的结构。
二)理解。1、人格的结构;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3、需要的种类;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动机的种类、功能;
6、气质类型的特点;
7、性格的类型;
8、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9、智力结构的有关理论,尤其是多元智力理论;
10、影响智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三)应用。1、谈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
2、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多元智力理论与新课程改革。
五、人生全程发展。
一)识记。1、人生全程发展的概念、人生全程发展观;
2、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年龄特征;
3、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图式、同化与顺应等概念;
4、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5、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6、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理解。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3、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4、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
三)应用。1、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2、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或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3、根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六、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一)识记。1、中学生动作发展。
2、感知觉发展。
3、记忆发展。
4、思维与智力发展。
5、言语发展、
二)理解。1、情感发展的特点。
2、个性发展的特点。
3、道德发展的特点。
2、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三)应用。1、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2、根据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丰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3、根据中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促进中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4、根据中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能力。
七、学习理论。
一)识记。1、学习的概念。
2、安德森、加涅、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划分。
3、替代性强化的概念。
4、发现学习。
5、有意义言语学习。
6、加涅的智慧技能。
7、观察学习的过程。
8、先行组织者的概念与作用。
二 )理解。
1、桑代克与苛勒关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实质。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3、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与奥苏伯尔接受学习的比较。
5、加涅对教学心理学的贡献。
6、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
7、加涅的认知加工学习观。
三)应用。1、强化对学习的意义。
2、斯金纳关于行为塑造、程序教学的意义。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
4、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划分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5、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学习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九、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一)识记。1、知识的概念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2、安德森关于知识的分类。
3、概念的学习。
4、规则学习及其方式。
5、问题解决学习。
6、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7、策略的概念与种类。
8、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
9、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
10、学习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
二)理解。1、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2、规则学习的条件。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5、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6、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7、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8、迁移的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三)应用。1、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陈述性知识。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
4、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迁移。
十、学习动机。
一)识记。1、学习动机的概念。
2、自我效能感。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二)理解。1、动机的种类。
2、成就动机理论。
3、归因理论。
4、自我效能理论。
5、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三)应用。1、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归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根据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十。一、教师心理。
一)识记。1、角色的概念。
2、角色期待。
3、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4、教师的人格特征。
5、教师的行为特征。
6、教师期望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
7、专家型教师。
8、心理健康。
二)理解。1、教师角色期待的形成。
2、教师职业成长的过程。
3、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
4、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5、教师的压力与应对。
6、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干预。
三)应用。1)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
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二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 理解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 理解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定义理解 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消退 惩罚 定义理解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四 加涅的信息...
心理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 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 四年级三年制高专班 一年级。授课学时 总课时 72 周课时 2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普通心理学 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开...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概念。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 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客观性 准确性 可检验性。二 心理学的分支。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