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
思考:行为和心理有没有联系?
解析: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可能**其内部心理活动;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
二)人的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
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
分类:它们有的属自然现象,有的属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
除此之外,在人的一切活动——劳动、学习和游戏中,还有一种最复杂最奇妙的现象,这就是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客观存在,同时又纷繁复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大类。
2、心理学的流派;
一)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基本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有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基本观点:意识是变化的,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以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心理学关心思维是由哪些成分构成,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关心思维在人适应环境过程中具有哪些作用。
三)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柯勒---基本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例如,一支乐曲,对人来说是一个整体,若把它分拆开成为各种音符,则就不会产生听到该曲调的心理感受。
四)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基本观点:反对意识研究,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实验法。
他甚至自信地宣称,社会若需要某类人,他就可以把任何智力与身体正常的人,教导成为所想要的人,如数学家、文学家、**家、律师或军官,也可以让他成为乞丐、流氓或罪犯。
五)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基本观点: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用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和力必多(libido)等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力;用口腔期、**期、性器期、潜伏期、性征期以及恋父、恋母情结等来解释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人格结构,并以焦虑和各种心理防御机制解释在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精神分析是一种**精神病的技术,用它在临床中寻找患者异常行为产生的根源,是精神病诊治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影响人类文化和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在心理学方面的影响是使心理学从片面的某些心理现象的**,转而趋向内部的、个人整体方面的研究。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使心理学越来越重视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对其的影响,因此出现了新精神分析理论(neo-psychonalysis)。
六)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奈瑟---基本观点:主张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以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为其研究对象,**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把人视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努力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人对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所**的问题,涉及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层次心理机制及其过程。诸如人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思维与推理等心理活动,对信息进行加工、转换而成为知识与经验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人是如何运用知识来对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活动做出决定并产生效果的。
认知心理学根据实验结果建立的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模型,促进了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理解。
七)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基本观点:人性本善,人有意志自由,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
4. 复习思考题。
1. 解释:
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观察法,实验法,自然实验。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4. 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第二章行为动力。
教学重点:1、 动机、需要的概念;
答: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2、 引起动机的条件,动机的功能;
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的条件:如图。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像传统的本能研究者那样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需要层次,。其强弱和先后出现的次序是: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自尊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似本能(instinctoid)需要。
3.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
5.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仅为百分之一。绝大多数人不能自我实现。
4、 韦纳的归因理论;
1.主要观点。
2.海德认为归因主要是环境归因和个人归因。
3.罗特把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
4.维纳的归因理论:(1)将归因分为:内-外;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2)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
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答: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 & dodson,1908)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随着课题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6.复习思考题。
1.解释:需要,动机,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2.需要有哪些基本种类?
3.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现代心理学中有哪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其理论要点是什么?
5.根据所学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三章认知过程。
教学重点:1、注意的基本特征;
注意有两个基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就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注意的集中性有两种含义。广义的集中性是指相关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如上课时,听课、看课本、记笔记都是集中于学习对象上的;狭义的集中性是指同一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对象上。
2、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后象;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
2、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
3、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3)感觉对比。
4、记忆的**加工模型;
尽管在记忆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但现已探明记忆是一个系统,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它们的区别不仅仅是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或信息保持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它们在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的阶段。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首先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则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每一个阶段都进行适宜于下一阶段的加工。由于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他能够控制信息在这三个系统之间如何进行传输和加工。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依据实验的数据画出遗忘曲线,人们称之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
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问题表征2、迁移3、原型启发4、定势5、功能固着6、情绪与动机。
7.复习思考题。
1. 解释:
感觉,知觉,知觉的对象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绝对阈限,差别阈限,适应,后象,感觉对比,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分散思维,集中思维。
2.注意的品质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4.分析自己的注意特征。
5.为什么说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6.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7. 感觉记忆有哪些特征?
8. 短时记忆有哪些特征?
9.长时记忆是怎样习得的?
10.哪些因素会影响保持曲线?
11.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你对遗忘有哪些新认识?
第四章情绪。
教学重点:1、情绪的功能;
答:1、动机性功能2、信号功能3、感染性功能。
2、心境、激情和应激的特点。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和长期性(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3)人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4.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情绪,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情感,激情,心境,应激。
2.如何区别情绪、情感这两个概念?
3.概述情绪的生理机制。
4.哪些情绪属于原始情绪?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5.阐述情绪和认知的关系、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6.评述情绪的几种主要理论。
第五章智力。
教学重点:1、 智力的概念;
本书把智力看做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2、 智力理论。
一) 二因素说二)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三)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四)多元智力理论五)三元智力理论。
3.复习思考题。
1.解释:智力。
2.智力结构有哪几种主要的学说?
3.在智力测验中怎样计算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之高低?
4.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人格。
教学重点:1、人格的定义及特征;
定义: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特征:(1)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
2)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3)是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2、人格结构;
1)外向性或热情奔放(健谈的、自信的、活跃的)
2)适意性(善良的、合作的、可信的)
3)认真性(有条理的、负责任的、可依靠的)
4)情绪稳定对神经质(平静的、非神经质的、不易发怒的)
5)才智或开放性(明智的、有想象力的、独立思考的)
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1)艾森克的理论2)双生子研究3)
心理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 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 四年级三年制高专班 一年级。授课学时 总课时 72 周课时 2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普通心理学 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开...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概念。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 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客观性 准确性 可检验性。二 心理学的分支。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
心理学大纲
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 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来自进化论的证据,来自个体发生史的证据,来自生理解剖学的证据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心理活动与脑密切相联。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剌激产生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