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的内涵理解。
中等学校心理学就是中等学校教育心理学,兼及,学生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学与教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广义的教育泛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和行为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学与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不仅是文化学习、技能学习,还包括情感性学习,思想品德学习,行为习惯学习;
与一般教育心理学的不同在于:一是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二包括中学生发展心理。
2、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
1)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
2)中等学校心理学注重理论性,而以应用性为主。
3、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
2)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4)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4、心理学研究的层次:
1)是基础理论研究。
2)是外推的基础学研究。
3)应用水平的研究的阶段。
5、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育活动的自然境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变化,从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
3)教育心理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4)个案研究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性。
2、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3、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的对像,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
4、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 (3)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5、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地,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2)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地,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6、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7、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8、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作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9、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这种现像叫感觉适应。
10、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1、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
12、表象及其特征。
表象:是指人脑**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
表象的三个特性:(1)形象性 (2)概括性 (3)可操作性。
13、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认知工过程。
记忆的种类:1 形象记忆 2 动作记忆 3 抽象记忆 4 情绪记忆。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
14、记忆系统: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感觉记忆指存在 0.252 秒的记忆;
短时记忆指 1 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指 1 分钟以上的记忆。
15、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的“先快后慢”规律。
16、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它是人脑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17、思维的分类:
1)凭借工具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按探索问题的方向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3)根据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不同可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8、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过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像的过程。
19、想象的分类。
按目地性分: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有意想象:自觉的想象;
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或图式,模型,符号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务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指不局限于现有的描绘,在头脑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的特点:(1)首创性 (2)独立性 (3)新颖性。
20、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21、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
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将事物的心理表征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
综合是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比较就是将各种事物的心理表征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属性或特征,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将事物心理表征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概括: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心理表征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具体化即人们把已经抽象概括的一般性认识运用于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2、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
1)黏合 (2)夸张 (3)典型化 (4)想象联想。
2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动机水平。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2)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3)定势。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4)原型启发。原型就是指对问题解决有启发作用的事物。
5)个性因素。灵活性、首创性、自信心。
24、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25、需要的几个特征。
1)动力性 (2)对象性 (3)社会性。
26、需要的种类。
1)按其起源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按所指对象的性质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中间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8、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同一种行为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行为可能会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
2)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主导动机,有的则是从属动机。
3)动机与活动效果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一般来说,动机与活动的效果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动机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
29、动机的种类:
1)按其**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按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3)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30、意志是有明确的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31、心理冲突分类。
从形式上看,心理冲突大致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双趋冲突是两个趋向中择一而为的心理冲突 。
双避指两个威胁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的心理冲突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
32、较为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指人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33、情感的分类。
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
1)理智感是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
34、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分类。
1)能力按倾向性分为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类别的活动中共同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绘画中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学习中的曲调感、节奏感、听觉表象等。
2)按功能不同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3)按活动的性质分为: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5、能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1)遗传 (2)环境和教育 (3)实践活动。
36、能力的个别差异的三个方面:
1)能力类型结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7、人格: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导性等方面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的巴甫洛夫提出的。
39、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性格结构及特征:
1)性格的静态结构。
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动态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性格特征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在不同的情景下会表现出性格不同的侧面、性格的可塑性等。
40、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区别: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具有生物性,而性格是后天的,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从可塑性上看,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而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
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不具备社会评价意义。性格主要反映行为的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联系: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
气质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改造的速度。
41、人格的成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自然物理因素。
第三章心理发展。
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规律或特点:
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这就是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或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于是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间断性。
2)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出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此外,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心理发展在总体上速度也有不同。
心理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 教学大纲。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语文教育 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班 四年级三年制高专班 一年级。授课学时 总课时 72 周课时 2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普通心理学 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开...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概念。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 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客观性 准确性 可检验性。二 心理学的分支。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思考 行为和心理有没有联系?解析 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可能 其内部心理活动 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二 人的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