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纲

发布 2022-10-17 08:38:28 阅读 9891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专业。

五年制大专班/四年级三年制高专班/一年级。

授课学时:总课时:72 周课时:2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课程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师范院校为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开设的一门具有师范性特点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本门课程既传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涉及心理学应用问题,特别是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教育教学和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特点。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必修课,它在为学生提供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通过对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研究方法;明确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正确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认识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和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做到:1.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以后学习其它教育类课程打好基础;2.

学会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3.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方**和各种具体的方法,能用有关的方法设计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4.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初步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适当的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保持心理健康。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教学时多使用例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普通心理学》课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1.加强对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读懂教材,而且有助于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2.在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应学会正确运用知识。如果学生仅凭简单记忆,而不能透彻理解,就无法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知识。

3.加强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学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含义如下:

1.识记。识记是指学习本课程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述或者辨别和再认。

2.理解。理解是指对于学习的理论、规律能深刻领会其含义,达到能够举例说明,能够归纳核心内容,能够正确阐释。

3.应用。应用是指能够把学习的心理知识、心理规律运用到具体情境中,也就是运用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初步认识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了解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领域、研究原则和方法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了解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建立科学的心理观。

2.掌握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并能澄清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观。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包括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领域。

1.心理学的任务。

2.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3.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学派。

3.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4.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5.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3)、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科学的心理观。

难点:心理现象的科学理解,心理学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了解脑功能的各种学说,了解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对心理现象的影响。

2.掌握神经元、突触、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反射弧、两种信号系统等概念。

3.理解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逐步建立科学的心理观。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统。

1.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2.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和脑功能学说。

1.心理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条件反射理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两种信号系统。

2.脑功能学说:定位说,脑等势说,模块理论。

第三节心理与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

2.激素。3.神经--体液调节。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条件反射理论。

难点:神经冲动传导的机制,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条件反射理论。

第3章意识与注意。

一)、教学要求。

1.区分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

2.了解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3.理解注意的概念、分类及规律。

4.在学习注意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意识。

1.意识:意识的三种不同水平。

2.无意识:无意识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

3.意识状态: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第二节注意概述。

1.注意的概念及特征:指向性与集中性。

2.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的理论。

第三节注意的种类和规律。

1.无意注意:概念、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2.有意注意:概念、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3.有意后注意。

第四节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睡眠的阶段,注意的概念、分类及规律。

难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注意的特征。

第4章感觉。

1)、教学要求。

1.了解感觉的基本特征和种类。

2.理解各种感觉现象并能联系实际。

3.掌握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感觉概述。

1.感觉的定义及神经过程。

2.感觉的意义。

3.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第二节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规律。

2.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3.感觉能力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感觉的类别。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2.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觉的概念,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视觉的基本现象和听觉的基本现象。

难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和听觉的生理机制。

第5章知觉。

1)、教学要求。

1.了解知觉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了解知觉的种类和现象,了解观察的概念。

2.理解观察的品质以及观察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3.掌握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知觉的概述。

1.什么是知觉。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3.知觉过程的信息加工。

第二节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的形式、时间知觉的依据、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3.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现象。

4.错觉:错觉的种类和理论。

第三节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第四节观察。

1.观察的概念。

2.观察的品质。

3.观察力的培养。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觉的概念,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似动现象,错觉及错觉理论

难点:知觉的概念、生理机制,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记忆。

一)、教学要求。

1.简述记忆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记忆的种类,能描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概念、编码方式及相互关系。

3.了解记忆过程及规律,分析遗忘现象及规律。

4.理解记忆的品质,并能列举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记忆的概述。

1.记忆的概念、作用。

2.记忆的种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节记忆过程及规律。

1.识记:识记的种类、影响识记的条件。

2.保持与遗忘:遗忘的概念和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遗忘的原因、加强保持的方法。

3.再认和回忆:概念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提高记忆力的有效策略。

1.记忆的品质。

2.记忆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记忆的概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模式图,记忆的过程,遗忘的规律,遗忘的原因(理论),记忆的品质。

难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系统模式图,遗忘的规律及原因。

第7章表象与想象。

1)、教学要求。

1.了解表象和想象的作用、想象的过程和想象的种类。

2.掌握表象、想象的概念及关系。

3.通过想象力测验,了解自己的想象力。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表象。

1.什么是表象。

2.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表象在多种感觉道上发生。

3.表象的作用。

第二节想象概述。

1.什么是想象。

2.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3.想象的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第三节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表象的概念,表象的特征,想象的概念和功能,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难点: 表象的概念及特征,想象的概念和功能,创造想象,再造想象。

第8章思维与创造。

1)、教学要求。

1.描述思维的概念、过程与特征。

2.了解思维的种类,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概念的形成和掌握,创造思维及过程。

3.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4.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二)、内容要点。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概念。识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以解释 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领会 心理学的基本性质。客观性 准确性 可检验性。二 心理学的分支。领会 心理学理论领域 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

心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教学重点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思考 行为和心理有没有联系?解析 行为是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可能 其内部心理活动 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二 人的心理现象的内容和结构。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

心理学大纲

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 发展是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的。来自进化论的证据,来自个体发生史的证据,来自生理解剖学的证据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心理活动与脑密切相联。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剌激产生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