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制取氧气 2 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31 14:53:28 阅读 1273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教学准备】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棉花、火柴、高锰酸钾。(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实验室是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的?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学生活动]写出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板书]课题3制取氧气(2)

引入课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推进新课)1.设计实验装置。

**活动]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对比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特点,分组设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组装。)

讲解]教师展示某一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并讲解实验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要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我们必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从高锰酸钾的状态以及其生成氧气的条件来看,我们应选用如课本左半部分的装置,即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来作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的选择,则必需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确定,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而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演示]教师按顺序演示并讲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讲解]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按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完毕后,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3.学生活动与**。

讲述]下面请同学们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对收集到的氧气进行检验。同组同学之间要注意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特别对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加以引导。)

**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交流讨论,汇报反思]学生汇报实验完成情况,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多**)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1/4处。)④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稍伸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课堂检测】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课堂小结】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收获与体会。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了如何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些性质,懂得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且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方面。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3.课本p41—42习题1—4题。

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2)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

2)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3)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4)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制取氧气 第二课时 蒋红波。授课班级。课时。课型。新授课。3.4班授课时间2013.10.18 知识与技能1 概括叙述制取氧气两种方法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 2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的选择。3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

湘潭市中 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课题。化学年级。九班级。c128 时间。课题3制取氧气。知识与技能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认识分解反应。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重点氧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学素材

制取氧气同步素材 九年级上 知识梳理。1 实验室制氧气。1 在实验室里可用 溶液来制取氧气 原理 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过氧化氢实验 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在试管中加入5ml5 的过氧化。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加热上述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