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氧气制取导学案

发布 2022-08-13 18:02:28 阅读 7265

课题 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

学习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知道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知道收集和验满氧气的方法。

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收集和验满氧气的方法

难点】: 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自主学习】同学们知道得到氧气的方法有哪些吗?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自学课本40页,完成:】

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___不同,属于___变化。__先蒸发,因为___的沸点低。

2)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1.药品色液体)和粉末)

2.反应原理。

3.**: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总结现象。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并填写课本38页**。

4.催化剂(触媒)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和在反应___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___

特点: 一变: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加热高锰酸钾】

1.药品。2.反应原理。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操作步骤:1)查(装置气密性)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塞紧单孔塞)

3)定(固定试管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

5)收(收集气体)

6)离(导管移出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

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证明此气体为___

氧气的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___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

实验现象:操作注意事项:

1.导气管仅稍露出橡皮塞,为什么?

2.用酒精灯___加热,先后___加热。

3.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

4.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停止加热,为什么?

3.加热氯酸钾】

1.药品。2.反应原理。

二、制取氧气的装置:

问题思考: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有哪些?

2.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1)固固加热型a:反应物是___反应需要___

2)固液不加热型b:反应物是反应___需要加热。

注意: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防止。

总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和。

3.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总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和。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3、分解反应:

1、概念。2、特点: “一变多” ;表示为:ab =a + b +

小结】畅谈收获。

基础达标】1.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

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

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4)收集方法:

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由于氧气可以用收集。

5)检验方法。

6)验满方法。

特色达标】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 )

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6.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加热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木炭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c.甲烷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 水d.氯酸钾加热氯化钾 + 氧气。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8.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综合达标】 9.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做过如图的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

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在乙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学案2 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学案二。班级 九年级 班姓名学号。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2.初步掌握选择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的依据和原理,练习仪器的连接 实验的基本流程等基本操作知识。3.认识分解反应 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回顾,检查 要点 实验室用高锰...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学案1 人教版

课题3 制取氧气学案一。班级 九年级 班姓名学号。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2.初步掌握选择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的依据和原理。3.初步掌握仪器的连接 实验的基本流程等基本操作知识。自学,检查 知识点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p37第一段 1.加热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练习题附答案

课题3 制取氧气。一 选择题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 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a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 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 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d 导管口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