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方程。
知识要点】求轨迹方程的主要方法有:
1) 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探求动点所满足的等量关系,且把这个等量关系中各个变量用动点坐标表示出来。
2) 定义法:在熟知各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动点运动规律符合某已知曲线的定义,然后设其方程求出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3) 相关点法:当动点m随着已知方程的曲线上另一个动点c(,)运动时,找出点m与点c之间的坐标关系式,用(x,y)表示(,)再将,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点m的轨迹方程。
4) 参数法:在求曲线方程时,如果动点坐标x,y关系不易表达,可根据具体题设条件引进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来分别表示动点坐标x,y,间接地把x,y的关系找出来,然后消去参数即可。
5) 其它:点差法、几何法等。
例题分析】例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过点p(,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求ab中点的轨迹方程。
例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m(2,0),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点在边所在直线上.
1)求ad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2)abcd外接圆的方程;
3)若动圆过点,且与矩形的外接圆外切,求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例3.已知,长为的线段ab的两端分别在op、oq上滑动,分别过a、b作op、oq的垂线交于m点,求m的轨迹方程
例4. 如图,m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动弦me、mf分别交x轴于a、b两点,且|ma|=|mb|.(1)若m为定点,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2)若m为动点,且,求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巩固练习】1.已知两点m(,0)、n(2,0),点p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
2.已知a(,0)、b(3,0),动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3.平面的斜线ab交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与ab垂直,且交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 (
(a)一条直线 (b)一个圆 (c)一个椭圆 (d)双曲线的一支。
4.设过点p()的直线分别与轴的正半轴和轴的正半轴相交于a、b两点,点q与点p关于轴对称,o为坐标原点,若,且,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d)
5.已知两定点a(,0)、b(1,0),如果动点p满足,则点p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
(abcd)
6.已知点p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m(,2)是一个定点,q是线段pm延长线上的一点,且,则点q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d)
7.到两坐标轴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2的点的轨迹是。
(a)双曲线 (b)两条直线 (c)四条射线 (d)八条射线。
8.△abc的顶点为a(,0)、b(5,0),△abc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上,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9.已知直线:,直线上任一点a,过a点作的垂线,点b(8,2),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ab) c) (d)
10.设、r,常数,定义运算“*”若,那么动点p(,)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11.与圆c:外切,又与轴相切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ab) 或。
(c)或 (d)
12.设a1、a2是椭圆的长轴的两端点,cd是垂直于a1a2的弦的端点,求直线a1c与a2d的交点m的轨迹方程。
13.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是(,0),,0),q是椭圆外的动点,满足,点p是线段与该椭圆的交点,点t**段上,并且满足,,求点t的轨迹方程。
14.设f1、f2是双曲线x2-y2=4的左、右两个焦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过f1作∠f1p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m,求点m的轨迹方程。
高二数学练习 轨迹方程
一 填空题 1 圆心在轴上,半径为1,且过点 1,2 的圆的方程为。2 是 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的条件。3 椭圆的焦点在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的值为。4 从点出发的一束光线射到直线上后被该直线反射,反射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与直线交于点,为入射线与反射线的交点,若,则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09年高考数学轨迹方程教案
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 5 轨迹方程的探求方法。主要方法 1.直接法 直接利用数量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化简 2.定义法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曲线类型,设标准方程,求出相关系数 3.坐标转移法 将所求轨迹的动点坐标利用有关公式转移到已知曲线上去 也称 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参数法 如果所求曲线的动点p x,y...
高二数学直线方程
11 1 直线方程。上海市控江中学朱敏慧。一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以及一般式方程的推导及应用。在上一堂课的基础上,通过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对应坐标的关系式 推导出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引导同学发现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 点法向式方程都可以整理成关于的一次方程 不全为零 的形式。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