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7:28:28 阅读 2796

小题:1.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

2. 2023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名著《大教学论》,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3. 2023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

4. 1776~2023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教育学。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2023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儿童教育”教育就是解放儿童的教育,这是教育的现代转向的重要体现,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和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6. 202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

7. 2023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一书出版,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

8. 教育的本质特点在于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9.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

10.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判断题)

11.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2. 现代学制的类型有:双轨学制(德、英);单轨学制(美、日);分支学制(中、苏)

13. “三本书”即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14. 2023年6月,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的课程计划,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 2023年初,清**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16.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有不同于教育的特点,但他讲的教学不是任何一种教学,“仅仅是教育性教学”。这就是著名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渊源。

17.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席勒把明了分为两个阶段,组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

赖因改进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教学过程,于清末流传到我国,被后人称之为传统教育或传统教学。(俗称五段教学法)

18. 传授/接受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如下:(1)引起求知欲:

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引导学生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始;(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19.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中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安排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同学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20.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判断)

21. 分组教学制: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22. 特普朗制:由美国学者伊德·特普朗提出,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自行理解)

23. 我国学校的教学形式仍以班级上课制为基本组织形式。

24.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单元)、总结性评价(期末考)。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也称目标参照性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25. 德育途径:(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2)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这是学校进行德育尤其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3)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这是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4)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是青少年自己的组织,他们所开展的活动是德育的重要途径;(5)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6)班主任工作:这是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7)校园生活:

这里所说的校园生活指的是包括上述诸途径在内的全部学校生活。

26.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等。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仿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7.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于制订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选择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8. 教师劳动的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须知例子)

29. 202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也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30.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到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移动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

简答题:一、如何根据人的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教育?

答:(1)顺序性:人的发展得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3)阶段性: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4):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仍然明显,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5)整体性:人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下:(1)转变课程功能;(2)优化课程结构;(3)更新课程内容;(4)转变学习方式;(5)改革考试评价;(6)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

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教育,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普通高中教育,设置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发展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四、如何贯彻疏导原则?

答:(1)讲明道理、疏通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五、在德育中,如何贯彻长善救失原则?

答:(1)“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它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仿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六、教师素养的要求:(!高尚的师德;(2)宽厚的文化素养;(3)专门的教育素养;(4)健康的心理素质;

七、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与反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到底是被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状况决定的,一定的教育必须与移动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这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上必须遵循的规律;(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机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整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八、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壮华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九、现阶段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主要有: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连贯性原则。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