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5:44:28 阅读 8792

教育学。

二、名词解释(4’*4)

1、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

2、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主要指学校)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关系。

3、学生成长p93

学生成长是指个体在学生生涯阶段中身心上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4、教师权利p124

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我国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权利:①教育教学权;②科学研究权;③管理学生权;④获取报酬待遇权;⑤民主管理权;⑥进修培训权。

5、校本课程p165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

6、有效的教学p204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

7、学校德育p227

学校德育是一种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规范性教育。

三、辨析(6’*2)(先判断,再说明理由)

1、教人偷盗、教人诈骗、教人说谎也是教育,对吗?p8答:不对。

以上这些行为,在术语中人们常把它斥为“教唆”而不是“教育”。“教育”是必须具有善意,包含有价值的内容产生有益的影响。“教育”不同于“教”。

“教”不一定含有善意,也可能包藏恶意,而且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教人偷窃技术时,人们可以说“a在教,b在学”,但我们不会说“a在进行教育,b在接受教育”。“教育”暗含使人为善之意,所以有时人们将“教育”当作“德育”来使用。

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只有包含善的意图和有价值的内容时才能称为“教育”。

2、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联系与区别p132-133

答: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按其内涵大小或层次高低排列依次是: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前一个是后一个的上位概念,后一个是前一个的下位概念。它们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种属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教育方针的内涵比教育目的更加广泛,它除了规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目的问题,还规定为谁培养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大问题,因而教育方针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办学)机构将比较笼统而一致的教育目的具体化,表现为各级各类学校甚至各专业、学科以及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并以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等教育教学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

三者相对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政策指向性、行政命令性;教育目的具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目标具有具体多样性、实践操作性。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相互联系、结合,共同构成国家完整的教育目标体系。

3、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对课程有诸多误解。p153

这些误解主要有如下三种:第一种,把“课”、“学科”、“课程”当同义词使用,因而许多教师误把“课”、

学科”当作“课程”。第二种,把课程看成是一种产物、一种结果,或者说就是教科书。第三种,认为课程就是“语文+外语+数学+……即教学内容的总和。)

答:不对。这样就把课程看作是静止的、封闭的、平面的,而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动态的(生成性的)、开放的、立体的。

一般而言,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辨别学校德育与政治教育学校德育与思想教育p228-229

政治教育”,是指一定利益基础上的政党和政治集团有意识地向民众传习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使之获得适应其政治目的和政治统治的政治倾向及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被称之为“方向性教育”。其区别于学校德育的特点在于内容的不包容性和手段的强制性。

思想教育是有意识地、有系统地进行世界观、方**教育,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反映客观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提高人们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教育,是“认知性教育”。其区别于学校德育的特点在于探索性、理论性、系统性、渐进性、工具性和先导性。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1 教育 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 现代教育的特征 1 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2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