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5:55:28 阅读 2053

判断:1.2024年5月,罗振玉在上海创办了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教育世界》。在创刊号上提到“教育学”这门新学问,成为理论术语。

此后,翻译界翻译了大量西方和日本的教育著作,使其具有了现代“教育”的含义。

2.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2024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为教育学的创立做了最重要的贡献。他认为教育学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

3.教育目的:蔡元培在2024年发表的《教育独立论》里全面阐述了他的教育独立思想。

“养成完全之人格”是教育的目的,提倡“教授治校”,“教育救国”,摆脱政党控制。4.古代教育组织形式:

按性质可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周代我们就有了比较定型的官学(学在官府,贵族子弟)。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学在四夷,稷下学宫,《**规》)。

汉唐宋时期官学与私学并存发达,相得益彰,作为高级形态之私学的书院蓬勃发展。元明清时期,官学和书院逐渐衰落,启蒙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私学承担。

5.学校教育制度类型: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可以将学制分为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三轨制)学校教育制度。

随着学校教育的扩大和民主平等观念的普遍化,会出现双轨向分支、分支向单轨转化,阶级性精英主义式向平民化平等主义式转化的趋势。6.我国学校诞生标志:

2024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7.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不能说有教育活动的场所就是学校)

8.制度化教育特征:师范教育成为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第一所独立师范院校:2024年,法国的拉萨尔在兰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开创了独立师范教育的先河。

10.德育(广义):相对智育和美育的,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教育。(社会教育)11.洛克的教育学“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

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癸卵学制:2024年,清**公布了由张白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

程》,由于制定时间为农历癸卵,又称“癸卵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

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化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

道德教育:主要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

范的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涉及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

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他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的根本依据。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总体系。

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

教育目的(狭义):一定社会所属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各类各级。

学校在课程或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德育:德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思想和政治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学生群体: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学生联合体。简答:

1.教育的效率、功能、本质的区别与联系。

1、三者的区别。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对于个体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影响、能力和力量就是教育的功能,它体现着“教育能做什么的问题”,是由教育的结构和本质所决定的。对于作为客体的整个教育系统的功能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回答就是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就是教育功能对于不同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它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关系范畴,即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在人们期望着用教育来干什么时,实际上就对教育目的的内容做出了选择。

2、三者的联系。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都属于教育理念,构成教育文化的内核。教育功能有很强的客观性,教育价值有很强的主观性,教育目的是客观的教育功能和主观的教育价值的统一。

教育价值的选择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目的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同时教育目的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价值的实现;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实现又会促进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助于教。

育价值的实现,教育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2.教师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这个职业的喜欢、向往的情感与态度。它为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而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包括⑴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⑵热爱学生。⑶团结协作精神。

⑷良好的道德修养。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⑴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⑵受教育权。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5.学生的义务:⑴受教育的义务。

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⑶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⑷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⑸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历史的、发展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享受是以义务的履行为前提的,有些权利同时又是义务。4.德育中的目标模式和四个问题。

目标模式又称“工学模式”,是以目标的分析与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基础,围绕着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评价而展开的课程设计模式。典范是泰勒模式,由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泰勒提出。他在《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中明确提出任何层面的课程设计都必须回答的四个基本问题:

①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②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四个问题可以概括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或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5.学校特征。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是一个规范性、公益性组织。其特殊性表现为:1.有专门规格的要求,如建筑规格;

2.有专门的人员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如教师等;

3.有相应的教育媒介、教育手段、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等;

4.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6.布鲁纳的教学理论(认知主义取向的教学理论)

1、代表人物:布鲁纳(认知、发展与教学统一的教育观,构筑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教学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设法安排有利于发现各种结构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结构”)

2.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像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3.教学理论必须考虑的三件事:a学生的本性;b知识的本质;c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

4.布鲁纳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5.发现学习(最典型最重要):

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包括(1)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2)**解决方法(3)灵活组织外界提供的信息(4)灵活而执着地追求问题的解决7.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就是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身心两方面发展的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特征。(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统一性8.师生关系构想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了解和研究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9.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教育以传播、继承和发展文化为己任,文化通过教育得以世代相传,不断得到继承和革新,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丰富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10.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组织德育的过程中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具有多开端性。

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3.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是品德发展的动力;4.

德育过程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11.教育目的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指导思想(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培养“劳动者”(4)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论述:学校教育与个体个性化。

1.学校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提升。教育通过对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人的自我素质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人的自身能力。

对个体的人而言,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激发并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人通过接受教育,不断地获得自尊、自强、自立等自主性品质。

2.学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人的个体特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教育应帮助个体开发内在潜力并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校教育主要通过教育内容的组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富有独特个性魅力的人。

3.学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是人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使人认识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关资料:○

首先,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它在学校教育制度中尤其表现为个人的受教育权和要求被平等对待的权利。其次,尊重个性的差异。

第三,尊重个人的选择。

第四,尊重个人的批判态度和创新精神。○

第一,建立具有不同特点而且相互衔接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以学生为本,体现渗透式教育。学校教育制度的社会价值体现了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并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征,而其个人价值则体现了教育虽受人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但却从根本上服务十人的发展的特征。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制度的个人价值取向一直被压抑于社会价值取向之下,就算经过“五四”以来历次文化运动的荡涤,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仍占主流。而个人价值取向的极度萎缩,则在客观上使个性发展受阻,进而导致了我们整个民族独立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欠缺。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在当前的改革中,有必要重新认识并强化个人价值取向,来建构新的学校教育制度。

个性个体化是指个体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是在集成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个体追求个性化的结果就形成了人的个性。

学校教育必须依据人的志趣、才能、资质、特长和爱好等进行,以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倾向,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刺激学校教育要符合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学校会根据学生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等特点展开个性化的教育,帮助个体发展自主能力,使个体的发展由“自发”走向“自觉”,从而使个体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a.前习俗道德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前习俗道德期被试者的道德心理特征是,只考虑自己需求满足,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习俗。

此一时期之内,又按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避罚服从取向(punishment-obedienceorientation)。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不从行为本身着眼,而从行为带来的后果着眼;后果带来奖励者,就是对的行为,后果带来惩罚者,就是错的行为。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instrumental-relativist orientation)。

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持利益交换的观点,帮助别人是为了希望别人帮助自己,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b.习俗道德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道德发展达到习俗道德期,一般都是遵从世俗或社会规范,从事道德推理判断。

此一时期内又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乖孩子取向(good boy/nice girl orientation)。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多以符合家庭社会期待的“乖孩子”为标准。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law-and-orderorientation)。道德发展达到此阶段者,开始认同社会规范,对学校校规和社会法律,自觉有遵守的义务与责任,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c.后习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后习俗道德期,是指个人面对由关道德的情境时,可本着自己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

此时期内又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取向(social-contract-legalistic orientation)。道德发展至此阶段者,对行为的对错判断时,多以合乎社会大众权益所定的法规为基础;以个人行为符合公定法规者为对,违犯公定法规者为错。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universal-ethical-principle orientation)。

普遍伦理取向的道德观,是个人根据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了他对道德事件判断时强调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与普遍性的信念。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