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5:46:28 阅读 6308

教育学复习资料。

1、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的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2、一堂好课有哪些标准。

1)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2)教学目的明确(3)教学内容正确(4)教学方法恰当(5)言语规范,板书整洁(6)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7)师生双方都要积极主动最终结果不仅要看教师教得怎样,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3、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哪些内容。

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结协作育人4、班主任应如何给学生写操行评语。

操行评语应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发展情况。班主任写评语应注意客观、全面、民主以及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第一,评语应真实,即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同时不要罗列现象,要抓住主要表现及其实质。

第二,评语应准确,即恰当评价学生;态度要诚恳,语词要委婉;要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成绩,这对后进生尤为重要。第三,评语应具有特色,即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尽可能写出学生的典型特点,写活每个学生。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遗传因素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环境因素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偶然性,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机遇性(3)教育因素在人发展中站主导作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计划性和系统性6、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的重要手段。(2)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7、学校教育在个体中起主导作用。

1)职能的专门性(2)作用的主导性(3)组织的严密性(4)内容的科学性(5)活动的有效性(6)形式的有效性。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注意作用相结合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规律(4)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9、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目的是否明确(2)教学内容是否准确(3)教学方法是否恰当(4)教学组织是否严密(5)师生积极(6)课外作业布置是否恰当10、评价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是将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数固定的班级进行教学。它首行于16世纪欧洲,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班级授课制设想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很快被各国接受,并成为各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2023年我国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各国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具有以下特点,(1)将年龄、知识大致相同的学生组织成集体,利于培养集体观念、社会意识,使学生共同提高(2)一个班由数十名学生组成,利于扩大教育对象、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3)师生、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固定,学校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强,利于提高教学质量;(4)各学科在一天内交替进行,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能(5)一个班由一名以上教师负责,分工明确,有利于教师专研业务,改进教法,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整齐划一,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2)学生的主动性往往受教师限制,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3)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培养,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离(4)过分强调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展等等。

11、教育活动构成要素各发挥的作用。

1)教育者是“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教”和“学”的共同体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帮助学生形成知、情、意、行的过程(2)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3)学生的内部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的过程13、教学任务。

1)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3)结合各科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良好的品德(4)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14、评析讲授法。

1、讲授法是教师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连贯系统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2、教授法的优点:(1)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能保证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知识(3)能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4)个学科都能运用3、讲授法的缺点:

(1)教师作用发挥不当易成为注入式教学(2)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3)难于帮助学生形成技能技巧(4)会妨碍形象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4、现代教学提倡启发式发对注入式,为使讲授法成为启发式教学,运用讲授法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1)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2)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3)教授必须具有启发性(4)讲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有感染力(5)结合讲授内容必须有适当板书,且条理性强,重点突出(6)要将学生听讲与动手、思考相结合。

15、个体发展:个体在生存期内,随年龄增长、知识经验增加而发生的身心变化过程16、美育: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7、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的教育方法。

18、教学: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教师按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身心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双边活动。

19、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起激励、导向作用,为评价教学提供依据。

20、义务教育: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一定年限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等特点21、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备好课?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保证。备好课是教学活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教学工作赖以进行是前提条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1、备教学内容2、备教学对象3、备教学方法22、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基本特点。

1)教育活动尚未独立,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2)教育水平低下(3)教育具有全民性、平等性23、学业成绩的评定有哪些基本要求?

1)考查,主要形式有日常观察,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试等(2)考试,分口试,笔试,实践考试24、农业社会教育的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得以产生和发展(2)学校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体现出农业社会的特点(3)教育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25、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26、学生有哪些本质属性?

1)学生是能动发展中的人(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需要发展的人(4)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

的人(5)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27、教学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28、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点是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校方法;不利于辩证思维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29、试分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及其差异。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功能,是一种“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它是一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价值观不同。第二,教育内容不同。

第三,教育方法不同。第四,教育评价不同。30、主要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循序渐进的原则(5)最优化原则(6)直观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8)巩固性原则31、简述应试教育的危害。

1)束缚了教育的视野(2)弱化了学生的能力(3)影响教育公平(4)导致学生片面发展(5)局限了学生的思维(6)加重学生学习负担(7)加重教师工作负担32、评价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一、(1)正确的思想政治方面(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现代的思想观念(4)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二、职业道德素质方面(1)热爱教育,无私奉献(2)教书育人(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4)团结协作,尊重集体和同事(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科学文化素质方面(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2)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3)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

四、教育理论素质方面1、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内容(1)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和思想(2)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教育质量观(3)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4)要有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思想2、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知识。五、教育能力素养方面:(1)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较高的教育机智(6)教育科研能力3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还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学校教育具有协调性名词解释。

1、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课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自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狭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依据教育目的而选择的具体学科及其传授进程。

3、班级授课制:是将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当的学生,编**数固定的班级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4、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品德的活动,不论有无组织、有无系统都称为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人的发展: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身心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

6、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质量规格,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7、班主任:是一位受学校委派,直接主持班的整个工作,对一个班全面负责的教师。

8、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9、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10、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

11、学校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

12、学制,指一个国际按一定规则面组织起来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13、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制度化的、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1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成的标准。

15、人的身心发展,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个方面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1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和方式17、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