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专业知识与实务》复习。
第一部分。第一章土方工程。
1、一般黏土的密度约为1800~2000㎏/ m3。
2、土的干密度计算式为: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土的总体积的比值。
3、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指:土经过压(夯)实后的体积与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的比值。
5、粗砂的透水性最好。
6、在建筑施工中,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及开挖的难易度可将土分为八大类。
7、若某工程基础土壤中有部分“风化花岗岩”存在,该部分“风化花岗岩”属于次坚石。
8、压实的填筑土应属于坚土。
9、土方开挖中,堆土或材料的高度和离挖方边缘的间距应保持在1.5米以内;0.8米以上。
10、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方法应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原则。
11、在土壁支撑中,当开挖较窄的沟槽时,一般采用横撑式支撑。
12、土方开挖的土壁支撑中,地下连续墙不属于“重力式支撑”方式。
13、土方开挖的土壁支撑中,水泥粉喷桩不属于“桩墙式支撑”方式。
14、在机械挖土中,为防止基底土被扰动,结构被破坏,施工时应留出200~300㎜厚的土层,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铲平修整。
15、下面哪种土一般情况不能作为回填土料淤泥。
16、填土密度应以设计规定的压实系数作为检查标准。
17、土的压实系数是指土的实际干密度与土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18、土方回填中不同材料分层填筑时,应当按照下面哪种方式进行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材料,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的材料。
19、在土方分段填筑时,下面哪种观点阐述是正确的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型,上下层接缝应错缝布置且间距不小于1.0米。
20、人工进行土方打夯时,一般要求土块的粒径不大于50㎜。
21、灰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一般可以达到300kpa。
22、对透水性强的软弱黏性土地基,一般可以采用下面哪种地基处理砂或砂石地基。
23、下面对各种地基处理情况的说话正确的是“振冲置换”用于黏性土地基,最终构成复合地基来处理。
24、下面对于已出现“橡皮土”的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直接夯拍。
25、为防止降水影响降水区域内的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可采用回灌井点方法。
第三章砌体工程。
1、砖墙砌筑的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不应小于8㎜。
2、砖墙砌筑的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不应大于12㎜。
3、砖墙砌筑的水平灰缝厚度一般应为10㎜。
4、砖砌体上下层之间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为1/4砖长。
5、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80%。
6、砌块施工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
7、砌块施工中,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
8、填充墙砌体施工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80%。
9、通缝是指上下层砖的搭砌长度为≤20%。
10、为防止墙体开裂,应在不同材料之间增设钢丝网的宽度为200㎜。
11、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或不易同时砌筑时,为了保证砌体接槎部位的砂浆饱满, 一般应留斜槎。
12、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或不易同时砌筑时,应砌成斜槎,斜槎的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3、在脚手架施工中,下面哪项不属于按其构造形式划分的类型钢管脚手架。
14、在脚手架施工中,下面哪项不属于按其设置形式划分的类型挑式脚手架。
1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常用的钢管型号一般是φ48㎜;壁厚3.5㎜。
1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件中,承受并传递荷载给立杆的是纵向水平杆。
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在高度方向上应错开的最小距离是500㎜。
18、脚手板宜采用对接平铺,其外伸尺寸“b”应100≤ b≤150㎜。
19、当脚手板采用搭接铺设时,其搭接长度应大于200㎜。
20、脚手板一般应当采用三点支撑。
21、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要求为45°— 60°。
22、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每副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不应超过七根。
23、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顶部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
24、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每隔6跨跨设置一道剪刀撑。
2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杆件中,承受并传递荷载给大横杆的是小横杆。
26、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时,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2跨。
27、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立杆的对接扣件离中心节点的距离应不小于1/3。
28、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首步脚手架的步高一般为1600~2000㎜。
29、脚手架搭设范围的地基表面如有松软土质,应加设150㎜厚的碎石或碎砖。
30、挑支杆构式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经过下面哪种程序后方可搭设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结构安全计算,审查合格后才可以搭设。
31、对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下面哪项说法是错误的脚手架必须有完整的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案,必要时应作结构验算。
32、砖砌体留直槎时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500㎜每设一层。
33、砌砖墙留直槎时,必须留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留一层,每层按120㎜墙厚留1根,但每层至少为2根。
34、构造柱部位砌筑方法应砌成大马牙槎,因此通常采用“五退五进”法砌筑方法。
35、实心砖墙体砌筑,习惯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
36、墙面平整度的检查方法是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
37、检查墙面垂直度的工具是托线板。
38、砖砌体墙体轴线位置允许偏差范围为10㎜。
39、砖砌体每层垂直度允许偏差范围为5㎜。
40、砖砌体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允许偏差范围为±15㎜。
41、砖砌体清水墙、柱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范围为5㎜。
42、砖砌体混水墙、柱的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范围为8㎜。
43、砖砌体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范围为±5㎜。
44、砖砌体外墙上下窗口偏移的允许范围为20㎜。
45、砖砌体清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的允许偏差范围为7㎜。
46、砖砌体混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的允许偏差范围为10㎜。
47、砖砌体清水墙水平灰缝平直度的检验方法为拉10m线和尺子量。
48、砖砌体清水墙游丁走缝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范围为20㎜。
49、砖砌体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的抽检数量为不少于5间。
50、为了避免砌体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高度偏差,最有效的措施是准确绘制和正确树立皮数杆。
51、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52、砖墙不得在距门窗洞口两侧180㎜内的部位留脚手眼。
54、实心砖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应沿高度方向每500㎜设2φ6钢筋。
55、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中,用于两根任意角度钢管连接的扣件是旋转扣件。
56、任意一组砂浆试块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7、为使砂浆饱满,保证墙体平整度和垂直度,施工砖砌体时应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
58、砌筑370mm厚及以上墙体时应双面挂线。
59、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
60、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杆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2、隔墙或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砖斜砌并顶紧。
63、检查灰缝是否饱满的工具是百格网。
64、砌筑工程施工中,砌墙高度超过地坪l.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65、砌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值,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3 皮侧砖。
66、砌筑工程施工申,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 2 人。
67、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如做成阳槎时,应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l20mm墙厚设置一根直径为 6mm 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末端应有900的弯钩。
68、立柱式脚手架中有①大横杆、②脚手板、③小横杆、④立杆等,其拆除时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69、建筑基础砌筑中宜采用水泥砂浆。
70、砌砖墙留直槎时,需加拉结筋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拉结筋每边埋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000mm。
71、对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下述不正确的做法有沿高度每500mm设2φ6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l000mm。
72、下述砌砖工程的施工方法,正的是砌筑空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筑法。
73、下列有关砌筑墙体留直槎的做法错误的是拉结筋两头不须弯900钩。
74、下列不属砖砌体质量控制措施的是采用三一砌筑法。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1、模板在拆模的过程一般应最先拆除的是柱模板。
2、柱类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不大于50%。
3、梁、板类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不大于25%。
4、在一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25的梁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 c )。
25mm5、在一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50的柱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30mm。
6、在一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40的墙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15mm。
7、在二类b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45的柱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35mm。
8、在二类b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30的梁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40mm。
9、在二类b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 55的墙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20mm。
10、在三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30的柱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40mm。
11、在三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35的梁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40mm。
12、在三类环境中,强度等级为c50的墙其受力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25mm。
13、在混凝土环境类别当中,一类环境指室内正常环境。
14、在混凝土环境类别当中,二类a类环境指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15、在混凝土环境类别当中,二类b类环境指为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16、在混凝土环境类别当中,三类环境指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海滨室外环境。
17、为了保证砼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现象,其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0米。
18、一般普通混凝土的重量约为25kn/ m3。
19、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一般水平面模板为20kn/ ㎡
20、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一般垂直面模板为40kn/ ㎡
21、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在已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22、柱子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形式应为水平施工缝。
23、在柱子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中,下面哪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框架梁的中间。
施工员考试复习
第一章力学基本知识。一 单项选择题。1 力存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 b a 之前 b 之间 c 之后 d 之外。2 c 是可以通过其表现形式被人们看到和观测到的。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 d 力的作用。3 力的 a 是衡量力作用效果强弱的物理量,通常用数值或代数量表示。a 大小 b 方向 c ...
施工员考试复习
单项选择题 1 验算边长400mm的柱的侧模刚度时,荷载组合是。a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振捣产生的荷载。b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倾倒产生的荷载。c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振捣产生的荷载 倾倒产生的荷载。d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2 能用于水下开挖深基坑的土方机械是。a 正铲挖土机b 反铲挖土机c 拉铲挖土机d ...
施工员考试复习
1.某三层房屋基础设计为条形基础,在几槽开挖过程中,施工员要求土方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土方边坡塌方,并要求基槽开挖后进行自检。问题 1 分析造成边坡塌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 土体边坡太陡 土质太差 挖深较大,使土体本身的稳定性不够 雨水 施工用水或地下水的影响,使土体的质量增大及抗剪强度降低 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