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

发布 2022-01-11 17:23:28 阅读 9485

第一章。

1,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2,什么是制度化的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它的出现是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

3,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法国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沛西·能在《人民的教育》认为教育从他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这就是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2)心理起源学说: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的无意识模仿。

4,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三种社会形态教育的特点。

1)农业社会的教育,其特点为:①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工业社会的教育,其特点为: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3)信息社会的教育,其特点为: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概念。

5,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萌芽与创立两阶段代表人物、著作。

毕达哥拉斯《金言》;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的原理》;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无名氏《中庸》;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无名氏《学记》、《大学》;韩愈《师说》

创立:英培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康德《康德论教育》;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等。

第二章。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①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②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的独特性;③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如师资水平、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新旧、教育物质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及其作用,都构成影响个体发展方向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1,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是整体教育意欲达到的根本所在。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它们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显突出。

2,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什么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

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

第四章。1,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壬寅学制”,2024年颁布,是我国正式颁发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

癸卯学制”,2024年颁布,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戊学制”2024年颁布,通称“六三三学制”

3,我国教育制度的形态: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五章。1,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区别:

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过程。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其专业发展内容为:(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

2,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哪几个方面。

1) 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2)合理的专业知识 ;(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 ;(4)崇高的专业道德 ;(5)强健的身体素质 ;(6)健康的心理素质。

3,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 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 ;(3)不均衡性 ;(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4,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第六章。1.什么是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2.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完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在课程评价领域,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3.什么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即衡量教师在课程变革中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是教师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忠实程度越高,则教师越成功。

第七章。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除教学外,学校教育工作还有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作等其他一些工作。

2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中心地位

第八章不考) 第九章。

1.什么是班级组织?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班级不仅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式组织之一。

2.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4),班级组织中的师与生交往是全面的和多方面的;(5,班主任和教师的人格力量使班级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3.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班级组织中,学生的个体发展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其具体表现为:(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的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

4.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1)创造性地规划班级发展目标;(2)合理地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位置;(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