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和前瞻

发布 2021-03-10 15:25:28 阅读 8545

作者:苗天宇。

**:《教育周报·教研版》2023年第11期。

摘要:作文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面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目前来看,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我国中学老师的作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本文从中学作文的教学现状**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改善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方法反思效果。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语文老师通常会将很多精力用在作文教学上,但是教学效果常常差强人意。学生普遍反映作文很难,学着没意思,以至于学生每次写作文时不是东拼西凑就是草草了事,流水帐一般的作文,内容空洞、思路混乱,毫无逻辑,更无新意可言。近年来,我国普遍实行素质教育,对作文写作要求已经逐渐提高。

如何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和**的。

一、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反思。

1)学生的写作激情得不到有效发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我国中学语文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作文题目也大都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体验,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写作激情得不到发挥,致使学生作文情感缺失,对作文写作产生厌烦情绪。由于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加之阅读课外书籍的数量较少,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和灵感体验,学生的写作思路常常会受到限制,写作就变成了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

2)学生的写作思维得不到有效锻炼。众所周知,我国中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很重,除了上课和写作业的时间,学生很少有参加社会实践和自由活动的时间,贫乏的课外阅读量致使学生用于写作的资料相当匮乏。学生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培养,创造能力几乎全被扼杀的,学生只能按照固定模式进行写作,最后导致学生写作思维僵硬,文思枯竭。

很多时候学生在写作时心里有话但表达不出来,纵使心里纵有千言万语,但无奈落笔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书面表达词语的匮乏导致学生的作文丧失了个性,缺乏创新。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经过真实的环境的熏陶和良好的感情体验,为了应付考试只能一味盲目地模仿他人的写作模式,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见识浅薄、千篇一律,既缺乏独到的思想感悟,又缺少对故事细节的描述。

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者 刘伟。成才之路 2011年第07期。摘要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许多讨论话题,主要有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作文要不要批改 等。正视这些讨论话题,反思并纠正一些问题,作文教学才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关键词 作文教学 反思 教学计划。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界和众多 讨论...

参考 中学作文教学反思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内容空洞,看起来就像流水帐,更无新意和主题可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代替了应试教育,对作文的要求更高了。如何写作文令师生望而生畏。作为语文教师,我深知作文教学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做过许多尝试。一 让写作扎根与生活。中考作文的命题...

作文教学设计和反思

成长的烦恼 写作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 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2 培养 搜集 组织材料并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3 给自己的烦恼定一个中心,围绕中心叙述事情,要抒发真情实感。教学重 难点 1 培养搜集 组织材料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2 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