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

发布 2021-03-10 15:26:28 阅读 9707

作者:吴玉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3年第05期。

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中学生写作的“格式化”早已成为作文教学的瓶颈。然而,作文教学的改革,是广大家长、学生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极为关心的事情。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敢问路在何方?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过去的“应试教育”脱离了“有感而作”这一前提。大概表现为,作文教学,无论是教育思想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认真去探索作文教学规律,而是国着“考试指挥棒”打转转,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很难提高。

改革“应试教育”,就是要把作文指导的重心移到指导学生感知生活、积累生活上来。“写有我之情、有我之思、有我之心。”比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学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临时胡编乱造。

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出来了”。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美国的作文教学,对于我们作文教学改革是有诸多启示的。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拓宽信息储存渠道。

我们要确立“大课堂”的观念。语文课本固然信息量大,但毕竟不能包罗万象,更何况社会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这样,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兴趣,勤写读书笔记,狠抓语文读本的运用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严格阅读和摘抄笔记的数量和质量,以最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应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广泛收集材料,储存信息。但在实际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材料积累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只偏重要学生写,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结果,学生只得“闭门造车”,拼凑成文,作文自然言之无物。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 甘春梅。中学语文 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07期。摘要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往往是投入时间和精力多而收效小,这严重制约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本文从更新作文的指导思想 改革作文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等方面谈谈作文教学所做的一些探索。关键词 作文教学改革。作文,既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刍议

作者 张旺雪。文学教育 2011年第02期。内容摘要 笔者经过多年探索,认为作文教学应做到四个结合,即 作文与做人相结合,口头作文训练和书面作文训练相结合,课内作文和课外生活相结合,写作指导和批改讲评相结合,做好这四个结合,学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关键词 作文教学口头作文书面作文。传统作文教...

作文教学改革的尝试

对我校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山东省海阳市留格庄镇第一初级中学姜风志。叶圣陶先生说过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此,我校前阶段开展了作文教学的改革尝试,强化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凸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