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德娟。
**:《成才之路》2023年第12期。
目前我们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作文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发学生写作兴趣,激活他们写作思维,让他们写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
一、 选材的创新。
选材的创新就是指作文选材要典型,力求一个“新”字。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由于中学生大都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上奔走,接触自然、社会少,活动圈子小,生活阅历浅,常常是拿起笔来无话可写,往往是拿到作文题目了,才想起从丢弃的《作文选》里寻找材料拼凑成文,结果不可避免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反映的是乏味的生活,流露的是单调的情感,感叹的是庸俗的人生,让人看了无新鲜之感。
要想自己的作文不同凡响,一定要注意作文选材要典型鲜活,力求一个“新”字,做到人云亦云的东西基本不云,老生常谈的事情最好不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样?这就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比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独树一帜。
只有如此才能平中见奇,写出好的文章。如浙江金华地区中考作文《他(她)进步了》,大多数同学不外乎写学习进步了,而写思想觉悟提高的考生就很少。有一个考生写自己的姥姥,她在七十大寿时,责怪我穿了白色胶鞋,大讲不吉利,而在两年后72岁时,竟拍了婚纱照,要过当“新娘”的瘾。
这篇文章选材就很新颖,可见小作者的慧眼识“新材”。
二、 立意的创新。
立意的创新是指立意要深刻,创意要新颖。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材料托烘主题。因此,看一篇文章是否成功,首先就要看作者是否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生活是否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即立意深刻与否。
另外,在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看作者的创意是否新颖,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见解、所抒发的感受不落俗套。如《家乡》作文,同学们习惯写许多家庭建新房、买时尚家电等来反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歌颂党的富民政策,但如千人一面也就无新意可言。因此,要立意深刻,创意新颖,就要进一步引申:
农民富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比如共同致富、扩大再生产,向希望工程捐款,以及保护土地、保持生态平衡等,文章这样一处理,就做到了立意的深刻,创意的新颖。
作文教学创新思维初探
作者 顾晓瑾。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9年第15期。摘要 走出惯常的由于低级求同思维训练造成学生作文结构公式化 语言模式化以及思想的板结化的作文教学误区,其关键在于要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求异思维就成为创新的主要思维方式。关键词 作文教学教学创新思维方式求异思维。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难以 活 起来,成为...
中学作文教学创新法初探
作者 詹祖发。文科爱好者 教育教学版 2014年第02期。摘要 创新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写出新颖 独创 变通 富有新意的文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宽松氛围法,灵活命题法,内容写真法,语言出新法的具体教学方法,能大大优化语文的作文教学。关键词 作文教学写作...
初中作文教学创新实践初探
作者 孙晓炯。新课程 教研版 2010年第06期。一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丰富写作形式。一 在选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及时指导写作。在进行选文教学时,尽量依据文本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并且利用一切契机适时训练学生尝试写作,字数不宜多,每堂课最少在50字以上,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会提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