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 2021-03-07 23:33:28 阅读 4554

鼓励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指导,缺乏切合数学教学实际需要的合作教学策略,而使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在生物课上,需要小组活动时,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学生组成小组,然后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既不指导学生如何与小组中其他成员交流,也不监督学生在小组中的交往活动,结果,学生在小组中各自为政,要么每个人自己埋头钻研,要么无所事事,要么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说闲话。由此看来,合作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

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还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班级的规模,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前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一、异质分组。

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差异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能力,性别,性格等。并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建立积极的角色互赖,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独具特色,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这样既能悦纳自己,又能欣赏别人,最大程度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为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始终起着组织和指导作用。故教师在每次合作学习活动开展之前,不仅要对合作的规则提出明确的要求,还要提出对那些可能违反规则的学生所要采取的必要的惩戒。而且教师要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可以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有困难的小组,同时,有意识的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三、合理的评价。

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则采取“基础”—“提高”的纵向评价方式。“基础”指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而“提高”则是指学生在已有基础上获得的进步,比如测验分数超过基础的程度。使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为小组的总成绩做出贡献,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小组赢得最大分值,着力于不断争取进步与提高,而不是打败他人,保护了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在合作学习中,问题解决的主动权赋予了学生,教师只是给出指导性建议而不做过多的干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解题思路,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所需要的解题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讨论中对问题的结论达成共识,或者存疑,从而帮助学生超越以往的思维定势,对问题的思维更具开放性。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性格个性在分组之前就给予了充分的考虑和尊重,各种不同个性的学生优势互补,有利于个性的进一步发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条件。

四、鼓励质疑,勇于提问,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形成往往从质疑开始。知识从问中来,智慧在问中生,敢问,善问,不仅是一个学生学习的品德,更是一个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客观体现。因此,我们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对什么都敢于怀疑,敢问一个“为什么”,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因为,人无完人,就算是圣哲如柏拉图,依然受到学生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式的挑战。不敢挑战权威,很难成为创新人才。现在,一些国外的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学生提问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而发问,教师也绝不会因此而不满。相反,如果哪个学生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或指出老师讲课的错误,老师会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为什么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呢?

因为传统教育模式奠定了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也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极度遵从的习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比家长更具权威,学生对老师的话往往毫不怀疑的就加以接受,更不用说提出疑问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就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首先: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改变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形式,把提问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的信任他们,尊重他们提问的权力,从而极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潜力。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只有凌驾于课本之上,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2)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作为教师,首先,遇到上述情况要有耐心,切忌对学生的思考和问题不以为然,甚至藐视,指责,挖苦,或将其当作话柄,笑料来对待,否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其次,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不爱提问的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引导学生生疑,提出问题。

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同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让他们明白教材和教师提出的答案永远都不唯一,从而让他们在质疑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我们不是教给学生知识,因为知识无止境,而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从而通过“掌握的方法”这把钥匙去开启更为广阔的知识之门。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为学生自主性发挥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时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己体验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

1)让学生主动尝试,课前预习。

现在许多学生都没有预习的习惯,有些同学情愿将时间花在课后复习和做题上,也不愿抽出一点时间去预习。这大概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遗留下来的影响,认为新知识的获得只有依赖于教师,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听课盲目被动的局面,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也还给学生。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检测。

我们都知道,学生最怕的就是考试。现在我们教师可以把这种权力让给学生,在单元结束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出生物试卷考自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参与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理解。

3)课外作业自主选择。

作业向来是学生最头痛的事,因为大量的作业剥夺了他们玩的时间,使他们深陷题海,苦不堪言。我们可以把作业类型按“基础、巩固、提高”来划分为三种,“基础”的题量适当多一点,“巩固”和“提高”依次递减,然后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同时允许学生自己搜集题目或者自己编写,为自主测验打基础,使他们在自觉巩固知识的同时,扩大视野,提高能力。

有人说:“尺水可以兴波”三尺讲台亦是创造的天地。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大胆质疑,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并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综合性人才。

“全程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丹阳市第八中学景永兴。全程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而且能力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我们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一种适合自己生长需要的能力...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意识也不断提升。江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存力量,是竞争力量和发展创造力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求...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案设计的流程组织教学活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应 新课标 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