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案设计的流程组织教学活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经过如下阶段: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提供创新条件→形成创新能力。
一、充分挖掘事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创新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或演示实验,也可以是教材上的小实验、思考题、阅读材料等,还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中,牛顿未发现定律之前,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两位学生分别代表伽利略、笛卡儿介绍的各自观点,最后再由教师代表牛顿在前两者的观点和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用创新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重视其发展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使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演示和学生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设计步骤,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2、对讨论启发的内容,要设法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力求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
3、物理计算题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的思维训练。
4、对像“科普讲座”、“物理学史”等自学的“阅读材料”内容,要提高趣味性,指导学生阅读,并加以总结。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辩论,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大胆创新的意识。课堂教学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摩擦力不计),其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为了方便记忆,我把结论说为: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摩擦力不计),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反之,机械效率越小。
不少同学进行质疑:认为物越重,应该越麻烦,机械效率应越小,老师说的不对。为此我首先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组织有质疑的学生进行实验,用数据证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和质疑,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实施创新行为提供机会。
在教法上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解答习题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由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根据看到的现象和获得的信息,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亲自得出研究性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果我们经常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创新示范作用将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也会有跃跃欲试的创新想法,这就是学生创新欲望的体现。习题课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用自己的科学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
如:“关于电功率的计算”这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认真审清两道例题,寻找推理计算方法有哪几种?是怎样推导的?
通过例题分析能否得出一些子结论?(如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小;p实=(u实/ u额)2·p额;把灯泡接在实际电路中,如u实=1/2 u额,那么 p实=1/4·p额等)。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探索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四、注意学科间渗透,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的实例启发、诱导学生,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用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国防竞赛、医疗卫生、人文知识跟物理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将最新科研成果、科技动态引入教学之中,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才智,培养他们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实施创新行为提供机会。
如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事例,组织开设专题讲座,讲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各自的用途和意义以及宇航员在飞船中的生活、工作情况,并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回答。向学生介绍世界高新技术知识,是学生获得高新技术知识的渠道和手段,目的是普及科普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以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为学生实施创新行为提供素材。在物理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本学科的不同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以物理学科为中心,寻找物理与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竞赛能力。
由此可见,物理教学除了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外,还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意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也是至关重要的;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开放实验室,开设“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讲座,注意学科渗透。这些都是实施创新行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观念的教师来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的努力探索。面对新形势,肩负新使命,我们将不断提出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改进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让物理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改革物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牛顿曾经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测和质疑,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 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 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欧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的方法上作了许多 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作为传统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考试,如何适应素质的教育的要求,我结合实际,摸索出了 口试 笔试 运用 竞赛 的考试的方法,将对学生...
改革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发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来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在传知授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